左右分列的是“项目组”的各部负责人。
左边分别是安保处处长:清;石匠协会会长:高式子;木匠协会会长:泰杉;印刷协会会长:刻;造纸协会会长:林;纺织协会会长:连。
右边则是农业协会会长:陈相;畜牧协会会长:槽;农资协会会长:陈鑫;水利建设协会会长:南;漆雕协会会长:漆绘。
一边听着朱樉向姬研介绍各人的职务,一边记录国史的太史侗,眉头都快皱出水来了,连连长声叹息。
原本他对朱樉还抱有期待,毕竟求贤令都求不来一人愿意帮助周室,朱樉至少还敢于承担这个重任,不可能是个无能之辈。
但以他的阅历,古往今来,何曾见过这样的官员架构。
这架构怪异倒还罢了,毕竟现在列国都在变法,法度变化已不以为奇,但朱樉这完全是任人唯亲啊。
三个顾问都是他的老师,其他官员全是他的知交好友,连他十六岁的亲弟弟也赫然在列。
里面唯一关系和他较远的南,也是在负责管理四个水坝中脱颖而出的同村村民,绝对是朱樉的死忠拥戴者,甚至还要胜过其他人。
形态奇特,用人唯亲,缺乏规矩,政令混乱……太史侗几乎已感到绝望,难道我大周真的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了吗?
姬研作为旁观者,自然无法感知太史侗内心的悲叹,却显得兴致勃勃。
与他所熟悉的周朝礼制相比,朱樉这套制度确实显得简略了些,顾问、会长等称谓确实古怪,但从名称上却能一目了然。
他也曾担任过监国,亲自处理过政务,自然也清楚周室目前的官吏状况,表面上的架构清晰而宏大,实则内部混乱不堪。
有官职却无事务,有事务却无官职,管理错综复杂,命令多头并出,若非两位周公和刘、单两家将家臣全部调走,连他也不知道周王室竟然只剩下这么点官员了。
尽管他对朱樉这个仅有十五人的官员团队心存诸多疑问,但由于之前与朱樉有过约定,只要物资供应不断,天子便不会干预政务,让朱樉可以自由施展。
因此他并未多言,听完朱樉对众人的介绍后,便静静地做起了旁观者。
朱樉转过身,背对着姬研,清了清嗓子,郑重宣布:“我宣布:振兴大周项目各小组负责人首次全体会议现在开始!”
太史侗停下了笔,茫然不知所措;许星和方一志也是一脸困惑,只有老聃面无表情,似乎仍在沉思。
坐在那里扭来扭去,眼中流露出一丝激动,因为他听到了其中的两个字:兴周。
朱樉尴尬地咳嗽了两声,他最多也就是在学校参与过别人组织的活动,真正的实践经验,还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
老聃解开他的心结后,这几天他一直将自己定位为首次组织并开展一个项目,不自觉地说出那样的话,直到看到大家的表情这才意识到。
说起来,不知道有多少次夜深人静时,让他觉得现在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他高考超常发挥,成功考入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