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81章 又开始不务正业了(1 / 2)

第581章 又开始不务正业了

己亥恩科殿试毕。

御笔钦点宋应昇状元郎。

紧接着便是状元游街、琼林宴和选拔翰林等等。

京城那又热闹了好几天。

这个时候万历竟然带着一大家子人跑避暑山庄去了。

他貌似又开始不务正业了,他竟然放着清洗贪官污吏这么重要的事不管,带着一大家子人去游玩!

这天下午申时许,密云县城里一座新建的作坊之中,万历、永年伯王伟、毕懋康等都站在一台硕大的机器跟前,貌似在等着这怪物般的大家伙开动。

小朱常洵、宋应星和几个新晋的进士也满脸兴奋的站在一旁等着。

匠户老赵头正指挥着几个青壮在往硕大的铜槽里帮运呢。

这其实就是一台纺纱机,他们就是根据水力纺纱机改进而来,只是他们这次纺的不是羊毛而是。

比羊毛绒更长,按理来说应该更容易纺。

这蒸汽纺纱机也就是换了个动力,改进了一下刷羊毛的辊筒而已。

万历那脸上满是淡定之色,他相信永年伯王伟和造了十余年纺纱机匠户老赵头,这点小改造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老赵头忙活了一阵,终于准备得差不多了,他直接拿起木锤来,小心的看向万历。

这准备好了就开始啊。

万历毫不犹豫的挥手道:“送气吧。”

老赵头闻言,连忙一锤子敲下去。

这长宽高都超过丈许的硕大机器立马如同一头怪兽一般自己动了起来。

那一缕缕纱也很快垂了下来。

这个不可能全自动,开始的时候纱还是要用手工穿过很多细孔、弯钩乃至辊筒。

老赵头手底下的匠户那就是专门做纺纱机的,干这个简直不要太麻利,几个人一起动手,九缕纱很快穿过整个机器,缓缓缠绕在最外面的那一排纱锭上。

这蒸汽纺纱机果然没一点问题。

大明现在的制造水平就是这么的牛逼。

万历见状,那都不由得满脸欣慰的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带着一家人跑避暑山庄来玩,其实主要就是来看这台蒸汽驱动的大型机器。

这还只是开始而已,后面他们还要将蒸汽机应用在更多的机器上。

而这个重任就要交给宋应星和新晋的几个进士了。

这台机器已经是永年伯王伟和匠户老赵头的极限了。

他们毕竟都只是匠户出身,没什么基础,就是经验丰富而已,有人指导他们做,那还没什么问题,想要让他们自己研制出新的机器来那是不大可能的。

宋应星和几个新晋的进士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寒窗苦读出来的读书人,脑子里本就装着一大堆的知识。

这些知识虽然大多跟机器没多大关系,但是,他们起码有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了,再学与机器相关的知识也快得很。

宋应星这会儿就双眼放光,不断的盯着硕大的机器打转,貌似想将整个机器都装进脑海里面。

他应该是看懂不少东西了,因为前几天他就对着手工纺纱机和简单的加工机床在琢磨呢。

这也是万历的教导方式之一,先让他想,想几天再来看做好的机器,这样学起来才快。

万历见他看得差不多了,这才指导道:“长庚,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国丈和老赵头,这机器就是他们做出来的。”

宋应星闻言,立马跑到老赵头旁边,指着不懂的地方问起来。

这个时候,单思南突然疾步走进来拱手道:“万岁爷,朱大人和李将军他们回来了。”

朱国祚和李国助

这两个家伙,总算是回来了,这一趟他都等了大半年了。

他还以为这两个家伙在海上遇到可怕的风暴了呢。

这年头没什么通讯手段,就算他这个当皇帝的也没办法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海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好,这两个家伙总算是回来了。

万历闻言,立马抬手道:“宣。”

很快,朱国祚、李国助、李之藻、王徵便联袂而来。

他们一看这作坊里硕大的纺纱机那都不由得愣了一愣。

万历一看来的是四个而不是两个那也不由得愣了一愣。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你们怎么一起回来了”

还好,您没怪我回来迟了。

李国助干脆看向李之藻和王徵。

王徵连忙解释道:“万岁爷,微臣做了个轮船样品,不过是四百料的车轮舟改的,出海远行不安全。

微臣知道李将军的船队每隔几个月就会经过东番来京城附近,所以命人去东番等着,请李将军带着微臣做的轮船样品一起回来。”

李之藻也跟着解释道:“万岁爷,南洋南面的岛屿太多了,微臣去年就估摸着怕是要等今年天气变暖才能顺着洋流回来。

所以,微臣也派了一艘两千料的福船战舰和十艘蜈蚣船去东番,看李将军的船队能不能等等微臣。”

哦,他们两个原来在等你们两个家伙。

万历闻言,不由得好奇道:“良甫让国助他们等也就罢了,振之你让国助他们等你干嘛,你带了那么多两千料的福船战舰,还怕回不来京城吗”

呃,这个。

李之藻小心解释道:“万岁爷,微臣是想跟李将军的船队继续去美洲那边测绘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