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陪太子读书
皇三子朱常洵虽还未有太子之名,却已然是妥妥的太子人选了。
万历让宋应星来陪未来的太子读书,那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继承人培养一个肱股之臣。
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可是古代工业百科全书。
小朱常洵有了这个肱股之臣,大明必然会因此蓬勃发展。
这就是万历的想法。
宋应昇可不知道当今天子怎么想的。
他只知道,他们宋家这个没落的士族要一飞冲天了。
宋家都两代没有出进士乃至举人了,那真是没落的不能再没落了。
没想到,这一下他不但被当今天子钦点为状元郎,他二弟应星还要被接来陪未来的太子读书!
他真感觉如同在做梦一般。
这天大的机遇自然不能错过。
他直接就在皇宫里写了份家书,交给了负责前去接人的锦衣卫千户。
万历对这个难得的人才那也相当的重视。
他甚至都命人把御书房重新布置了一番。
小朱常洵有了伴读之后那也要离开他的怀抱了。
他直接命人添了张桌子,就摆在龙案的旁边,这桌子还有两个座位,小朱常洵就坐他这边,宋应星就坐小朱常洵对面。
接下来的殿试貌似都已经不重要了。
宋应星这个人才那真的比十个状元郎还强,只要好好培养起来,大明的未来的发展那简直不可估量。
他甚至连殿试考题都懒得出了,这些天他就一门心思在琢磨怎么培养宋应星这个人才。
水师将士得了他的旨意那也是没日没夜拼命的划。
京城离宋应星的老家奉新那足有三千余里,水师将士竟然才了十余天就打了个来回。
三月十二辛卯,殿试尚未开始,宋应星便已经来到京城了。
他来得还比较早,上午巳时还未至,他便已经坐着水师快船来到了皇城的太液池中。
这会儿他比兄长宋应昇还要懵。
他也是做梦都没想到,突然间会被当今天子选中,来陪未来的太子殿下读书。
锦衣卫带着他兄长的信赶到奉新的时候整个奉新县城那都是惊呼阵阵。
奉新县城两百余年来好像都没有锦衣卫来过,这一下竟然来了这么多,而且还是专程来接他的。
他父母那都懵的不行了。
这陪太子读书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倒也没有什么犹豫。
他就这么急匆匆的跟着锦衣卫上了水师快船,直往京城赶来。
原本他还以为会被送去见见兄长,然后再入宫面圣呢。
没想到,水师快船直接就把他拉皇城里来了。
而且,随行的锦衣卫直接就带着他往皇宫中走去。
这一路他压根就没看见自己的兄长!
他毕竟还是个十三岁的少年,还没离开过父母,更没出过远门,他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离家几十里的府城了。
这一下竟然直接将他拉到三千余里外的皇城之中,而且立马就要面圣了,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还好,他参加过院试,上过县学,也算是见过点世面了。
他心里虽然紧张无比,但还没紧张到失态。
两队锦衣卫就这么护卫着他穿过成排的房舍,穿过皇宫的城墙,穿过重重宫殿,来到乾清宫中。
紧接着,他便独自一人踏入了御书房。
这里面就端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着龙袍,看上去比他大哥大不了多少,另一个穿着小龙袍,看上去也就六七岁。
他匆匆扫了一眼,连忙拱手躬身道:“学生参见万岁爷,参见三皇子殿下。”
嗯,不错,十三岁的小孩能有如此沉稳已属难得。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指着小朱常洵对面的座位道:“坐下说话吧。”
啊
这直接坐当今天子和未来的太子对面!
宋应星闻言,愣了一愣,还是硬着头皮走过去坐下来。
万历又指着桌上的书道:“朕教到《论语.颜渊篇》第十章了,你来教第十一章试试。”
这是陪太子读书还是教太子读书啊
还好,家父就是私塾里教书的,家父有事的时候我也时常代他教授一下童生。
宋应星闻言,连忙翻开跟前的《论语》,麻利的翻到《颜渊篇》第十一章,随即郑重道:“殿下,请先跟学生读一遍。”
紧接着,他便朗声读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小朱常洵颇为新奇的跟着读了一遍。
这一章倒是没什么生僻字,他读得还相当的顺畅。
宋应星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殿下,可有不懂的地方”
这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