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十一章 毕酒老道说乐山(2 / 2)

毫无预兆,毕酒老道开口说道:“我乐山派,建派五百余年,立派本意是清修避世,乐得自然,至于武学一道,本来就是意外,建派祖师无意中得到的两本武功秘籍,本来想着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也没什么害处……待到练起来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其中曲折,我也懒得说了,想必你们也不愿意听。我乐山武学,讲究静心明悟、缘分天成,如今想必你们也明白了一些,内功在里,外功为基,万般武功皆出于此,神游于这天地之间,明悟万物之理。但是不同人不同道,自己悟出的道不一定适合他人,如果强行练习,轻则气血逆行,伤筋动骨,重则走火入魔,有性命之忧。所以乐山派多少年来,并无高深武功传下,这也是我为什么只传基础武学给你们的原因,因为这就是乐山武学的根本,也没有更高深的武功能够学习,一切只能靠你们自己悟。有人天资聪颖,却了却一生都不能入门,有人资质愚钝,却能走得更远,所以说一切皆看机缘......不过,你们居然在短短三四年间都有所得,倒是让我很意外,不过这也是你们自己的气运。尤其是.......”他说着,看了一眼祁顺之,继续说道,“乐山派建派真么多年,从没见过你这样的怪才,无论是谁的道,都能成为你自己的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嘿嘿,当真是了不得,了不得啊。”

乐山派众人静静的听着毕酒老道的话,经过这三四年在山上的苦修,他们已经摸索出其中的一些道理,如今毕酒道士的解释基本上也跟他们的猜想一致,乐山武学玄而又玄,他们六人都能有所悟、有所得,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毕酒老道拿起酒葫芦往嘴巴里面倒了两下,发现没有酒了,苦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我本来是山间一野人,多年来不曾收徒,近年来年事渐高,又不忍心乐山派到了我的手上传承断绝,便动了收徒的念头,哪知道一收便停不下来了,可能是老道士我贪酒吃,想多收几个好养老,嘿嘿。”毕酒道士笑了两声,神色忽然一肃,正色继续道,“我派讲究避世清修,而你们几个凡心未泯,念红尘,我本想着将乐山武学的两本基础书籍仍给你们,让你们自己自学,一来也算是尽了师徒之意,二来......你们未必会学,将来若真下了山,庸庸碌碌过一辈子也就罢了,谁曾想,那怀姓丫头半路杀了出来,我不得已,露了两手,再不教你们也不合适,那天,我看着你们一个两个垂头丧气的样子,也是闹心的厉害,于是便准备教教你们,哎......那天晚上我苦思一夜,总觉得就这般教了你们,你们都是青春年华,大好时光,哪里耐得住山中苦寂,多半是要下山去的,但是若谁走了歪路,为祸世间,又像......这就有违祖师爷的初衷,所以最后决定以巨石封山,将你们困在山里。一来,你们凡心太重,天天上山下山,心不静,如何能学得好武功,封了山,断了你们的后路,让你们陷入绝境,置之死地而后生。二来,倘若过了五六年,你们根本没想着学武一途,那就是天意如此,我再将你们放出来,赶你们下山,也算是给了你们机会,只是机缘未到罢了。没想到,你们终究还是学了些本事,跑了出来,嘿......也罢也罢,看来是天意如此,你们既然有所得,想必在上山困了这么久,早就呆不住了,早早下山去吧......从今日起你们再不是我乐山派中人,你们所做所为,皆由你们自己承担,因果善恶终有时,你们好自为之......师徒缘分,由尽于此。”

众人听完,久久说不出话来。毕酒老道站起身来也不拖沓,转身就走。

“师傅!”东方颜叫住毕酒老道,走上前去,跪在地上,说道:“当年,蒙师傅相救,我才能保住一命,本想着悉心照料,以报救命之恩,但终究是心有所念,想下山去看看......山上还种着些瓜果蔬菜,平日里记得稍微打理打理,养了一窝鸡和几只羊,可以每天吃到鸡蛋,喝到羊奶。厨房后面水缸旁边的墙角,藏了块银砖,师傅你平时想喝酒,就换些碎银去买酒喝,您平时穿的那些衣服,出来之前,我都已经补好了,还拿着之前从城里买来的料子重新做了件新袄子,想着那年过冬穿,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给您,被子都已经洗了过了,师傅住的屋子有点漏雨,都找大师兄修补好了,昨天晚上我又屋里屋外的打扫过一遍了,还有......还有......”说道最后她已经红了眼眶,说不出话来,伏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久久不愿起身。

毕酒老道没有回头,也没继续往前走,就背身站在那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大山也走向前去,跪倒在地,一句话不说,直接磕了三个头,俯身不起。

陆幽然幽幽的叹了口气,走到许大山身边,跪下,磕头,说了一句:“师傅保重身体。”

祁顺之带着流着眼泪的尹小草也走到毕酒老道背后,挨着众人跪下,磕了三个头,道了一句:“多谢这些年师傅的授业之恩。”

乐山派这一代,一共六人,如今只剩李若光还在远处石头上坐着,不为所动,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到他一声轻轻地叹息,他从石头上站起身来,在远处跪下磕了三个头,磕完之后,也不等自己的师兄妹一起,转身就走,往山下去了。

毕酒老道虽然是背着身子,但似身后长眼,待李若光磕头转身向山下走去,他也嘿嘿一笑,同时向前走去,一师一徒就此分道扬镳,一人上山清修避世,一个下山入凡尘,从此不知相见是何时。只剩下中间跪着的五人目送自己的师傅离开,东方颜和尹小草已经泣不成声,陆幽然也红了眼圈,许大山一直跪在地上,待毕酒老道隐没于山林之间,才缓缓起身,而祁顺之就站在那里看着毕酒老道士离开的方向,久久不语。

毕酒道士已经不见踪影,乐山派的五个人收拾了下行囊,便准备下山而去,忽然远远听到一人歌声,气息悠长,回荡在乐山的山林之间,“征衣风尘化云烟,江湖落拓不知年;剑痴刀狂世纷云,今将衣钵卸双肩。踏尽千山无人识,无需枉受盛名牵;东风吹醒英雄梦,笑对乐山万重天。避世红尘心已死,持壶抱盏了一生。无关孤走天涯路,泪已成冰为谁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