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五十六回(六)(2 / 2)

朱亥问道:“什么问题?”

高季左说道:“麂麋山的军队中,大部都是处县兵和都昌兵,这两地士兵各有特点,比如处县兵,作战十分勇猛,听命从不迟疑,冲锋陷阵,非常积极,是战斗的主力。”

朱亥说道:“战场之上奋勇杀敌,此乃忠之属也,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吗?”

高季左说道:“但他们每次上阵杀敌之前,都要和带军主将谈条件。”

朱亥顿时愣住了:“谈条件?”

高季左道:“上阵以前,这些处县的兵弁要求必须知道敌军的多寡强弱,然后他们会自行内部商议。如果认为敌军容易打败,就会上阵作战;但是,倘若他们认为敌军不能战胜,即使主将费尽口舌,他们也绝不会卖力。”

朱亥默然一会儿,又问道:“那么,都昌兵何如?”

高季左说道:“相对处县兵而言,都昌兵更加服从主将命令,听从官长指挥。无论敌军强弱多寡,他们从来不会拒绝出战,而且这些人不辞劳苦,筑垒修城这些苦差,安排他们去干,他们就会尽力去完成,而且从无怨言。在战场上,如果敌人退却,无须主将吩咐,他们也会主动追击。”

朱亥说道:“遵从军令,不畏劳苦,这样不是很好吗?”

高季左却苦笑道:“但问题是,如果敌军进攻,他们就会主动撤退。当然,如果敌人由进攻转入退却,他们就会调头追击。但若敌人在撤退途中再度回军,都昌兵就会再次撤退。据我观察,但凡与敌相接三十步内,即将肉搏之时,他们一般会全军退走。总而言之,都昌兵关键时刻实在靠不住。但逢与敌作战,王知节只能安排都昌兵守卫营寨。然后,我去动员处县兵,劝说他们出战杀敌。此来彼往,疲于奔命,每次打完一仗,都得累得半死不活。”

朱亥听到这里也不禁哑然失笑,问道:“所以,高先生才不得已从外省招募兵勇?”

高季左点头道:“昔日,曾文正公有言,游滑之人第一不可用。招兵募勇首先招募乡野老实之人,对于整日混迹街头的地痞流氓,名满乡里的所谓‘侠士’要一律排斥在军队之外。说白了就是把穷乡僻野、朴实土气的农夫当成主要兵源、基本兵源,因为这些朴实土气的农夫身体健壮,适于作战;为人老实,便于整肃成军;愚昧少心窍,便于军官指挥驾驭。我此次在义乌招兵正是如此。”接着,高季左便把他在义乌的所见所闻对朱亥详细地诉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