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十七回(十四)(1 / 2)

海飞花忍不住皱眉道:“唉?烂红薯怎么还在这里啊,还学编草篮子?这也不是她的个性啊?她是不是给你们老庄主的清规戒律搞出失心疯来了?”

石奴儿笑道:“人家现在不是烂红薯了,那女红刺绣啥的,可比你要强多了,而且最近还在学什么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天哪,这世道还真够乱的,那些以前看似泯顽不化的家伙怎么都改邪归正了?”楚云捂着嘴巴娇笑不已。

楚玉把小手放在胸前,念了一声佛号道:“这是小姐与佛祖的大因缘呢。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

海飞花撇着小嘴儿,说道:“她要是能改了那个不务正业的性子,老母猪都能上树了。我反正不信……”

石奴儿道:“我可没说她改邪归正啊,也就是学会了女红刺绣,读了点诗书啥的,可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也一样没少做。在这里也说不清楚,你们到了庄子里一看就知道了。”

一行人纷纷上马,韩生儿却还在站在那里,吵嚷道:“我不骑马,太……太颠了。”

海飞花才由不得她在这里胡闹,挟住她的小蛮腰,就揪到了马背上面,载着她与众人一起往剑庄而去。

这几个小丫头随着苏穆正他们穿过由万亩岭南竹子汇聚而成的竹海,眼前的风物依旧,但看风景的人都已不复当年的豪情壮志,旧地重游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分?

楚玉指着在眼前恍然而过的翠竹,说道:“这是咱们楚地的湘妃竹呢。相传上古时代,湘江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时常为祸人间,百姓患之。舜帝率军前往九嶷山征讨。他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强颜欢笑地送舜上路了。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日夜为他祈祷,盼望他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她们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向附近的乡亲打探。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斩除了九条恶龙,让百姓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的病死在这里了。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娥皇和女英听说舜帝过世,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石奴儿嘻嘻笑道:“玉姑娘,你懂得蛮多的。我在这林子里面,来来回回的多少趟了,都没发现过这竹子上面有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