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八回(二十二)(2 / 2)

王知节笑道:“此事不能怪茅相管家不严,也不能愿府上的门子不懂规矩。这门包也是咱们大宋官场联络感情,维系关系的老传统、老规矩么!大家都这么做就无所谓对错是非了。此正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也。倒是我这两位兄弟常年在昭烈忠义王府上当差,老王爷秉性耿介,最恶的就是礼尚往来。故而王府上的下人们都是不敢私相授受的。这兄弟俩故而不知相府的规矩,一时惊扰了府上,还请王爷恕罪则个。”说罢忙忙地鞠躬道歉。

“无妨,无妨……”茅士铿给他这一顿话说得宛如是哑巴吞黄连,别扭了好半晌,只得请他上节堂中待茶叙话。

宿元景看得心中憋气,凑过来对茅士铿悄声说道:“什么不懂官场规矩,茅相可不要听他在这里胡说八道!这王知节摆明的是故意给咱们难堪呢!”

茅士铿往前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只拉着宿元景说道:“你快到节堂上,把桌子上那个匣子拿开,可不要让这个王家小子看了笑话!”茅士铿府邸节堂的桌子上有一个木匣子,来客行贿的时候,为了避免阿堵物直接递给茅相造成不必要的客套,可把金条、钞票、银锭主动投到匣子里面。每隔十天,茅士铿都要亲自把匣子里面的钱物整理清点一遍,然后把行贿人的姓名、出的价钱以及所求的事情逐一登记入册,然后酌情予以办理。

宿元景是茅士铿的门生,对于这相府节堂木匣子里面的门道自然是知晓的。此刻,茅士铿一提醒他,他也醒悟过来,赶紧叫来几个下人跑到节堂上面,把那木匣子藏了起来。

俄而,茅士铿、王知节来到节堂上面,双方分主客坐定,叙问寒温已毕,茅士铿说道:“今日朝廷商量招安浪里漂一事,群臣之意皆是主和。虽说此贼累辱朝廷,罪恶滔天,而今穷途末路,老王爷等人本欲追究其罪责。但今上仁德,不忍再起兵戈,累及天下苍生。故而赦宥罪犯,降旨招安。宿太尉此去招安,一定要用心办差,使雷州早日归顺,免天下涂炭之苦,是吾之愿。圣上又考虑雷州贼寇横行八年,其中不乏凶狡之徒,亦多粗鲁之辈。只唯恐宿太尉孤身至此,缺少照应,故而授王大人以招安副使,好与太尉提拨事情。”

宿太尉对此心中虽然不快,但嘴上却说道:“深谢圣上隆恩。”

茅士铿摸着胡须,呵呵笑道:“二位皆是我朝栋梁之材,此去雷州招安一定要精诚团结,把这趟差事做好,千万不要让外人看了笑话则个。”

王知节、宿元景二人均离座躬身称是。

茅士铿又问王知节道:“此番朝廷驳了老王爷请兵的折子,反而降旨招安,不知道老王爷那里可有什么说法?”

铁马秋风乱入诗

铁马秋风乱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