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说起来不大,能够到手的赏银也极为有限,毕竟那位主政祐川的鱼大人据说也是手头比较拮据,所以也就是跟所有参战人员一样得了一贯大子,但随后附赠的那条优惠政策可是不得了。
仅是三等战功,就可为所在家庭免除五年七成的税赋,官府文告一出来,差点就让跟曲老汉一样原本还有些怨言的祐川民众兴奋得差点直接就晕倒过去!
要说这条政策若是在官军来犯之前公布出来,就算能够让民众们相信也很难引起什么轰动,毕竟鱼寒虽有能力在大金国手里占到便宜,但这年头能够痛揍金军却被大宋官兵给收拾掉的义军或者良臣猛将可是不少。
但如今可不同了,鱼寒不仅先后收拾掉了金国的数十万大军,生擒活捉了人家的太子,还让统帅数万大军前来找麻烦的吴挺给闹了个灰头土脸,这就使得祐川百姓开始愿意相信这小混蛋既然敢宣布这样的优惠政策就一定有底气在西北地界上折腾好几年。
既然民众们愿意相信鱼寒有能力兑现这个承诺,自然也就没人愿意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毕竟五年内只缴三成税赋,若能稍微精打细算一些再努点力,可是能够攒下少的家当!
况且家中要是有了个能征善战都敢抄刀子跟大金国勇士玩命的娘子在,多少也能让官差有点忌惮,至于旁人想要动点什么歪心思更是还得多掂量掂量。
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平时无人问津的曲家小院就差点被蜂拥而来的媒婆们踏平了门槛,曲老汉如今也得认真掂量着是该继续耽误孙女的婚事以便能够给孙儿们做攒点家当,还是赶紧趁机给绣娘挑个好人家。
“老头子,要咱说,可不能再耽搁了!”同样是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样是更为看重孙儿们的未来,曲大娘却也还是有些舍不得让孙女太过委屈。
“你这妇道人家懂个啥?绣娘若就这么嫁了出去,咱可是享受不到这官府的优待,还拿啥给孙儿们攒家当?”说这话的时候,曲老汉多少有些埋怨官府的规定实在不近人情,要是这种军功只能多惠及一户人家也就不用他这么发愁。
“可那也不能就这么拖着啊!咱家绣娘过了秋天可就是二十有三了,你总不能就这么耽搁了她一辈子!”曲大娘也知道丈夫是在为了这个家着想,但受到仁宗皇帝定下的“凡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并听婚嫁”规定影响,她还是对自家孙女的现状感到比较担忧。
“那也得等着,咱至少得先看看那些个媒婆能给出多少好处才行!”传统观念的影响可不是一则非强制执行的政令就能消除,况且宋代女子二三十岁出嫁也很正常,虽说以前能够享受到这种特殊待遇的基本都属于大户人家,但曲老汉还是认为自己如今也有了这种资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