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4章 长途奔袭(2 / 2)

此后,第5陆战师的先头突击部队将继续向塞马沃进军,攻占这座位于两河流域的战略重镇。

关键,这里是陆战队与陆军作战区域的分界点。

按照丁镇南的安排,第5陆战师在占领塞马沃之后,就要回过头

,开始向下游方向的巴士拉进军。

到时,部署在沙乌地这边的联军,也会同时攻打科威特。

也就是说,由第5陆战师与联军的地面部队负责解放科威特,攻占yī lā kè南部地区。

关键是打通后勤补给线。

正是如此,丁镇南明确告诉第5陆战师的官兵,他们就只有1周,最多10天,必须打下巴士拉,并控制从巴士拉到塞马沃的公路与铁路,确保能把那些运送到巴士拉的物资送往前线。

此后,才是陆军主导的攻打巴格达的作战行动。

在一周内扫荡三分之一个yī lā kè!?

不是不行,不过难度确实非常大。

最主要的问题,也就是后勤保障。

拟定作战计划的细节内容的时候,刘尊山等基层部队的军官提出,首先就要保证后勤保障一定得跟上。

只是地面推进的里程就超过了1200千米,其中三分之一是野外行军。

按帝**队的战术条例,装甲部队在野外推进200千米就得进行一次燃油补给,即便沿公路推进,每300到350千米就要做一次补给。如果存在交战的可能,那么补给频率要提高50%。

在高强度战斗当中,装甲部队每天的突击距离往往只有几十千米。

上次大战期间,那怕是在闪击战当中,也没有一支集团军级别的装甲部队的日突击距离超过50千米。

说得直接一点,装甲部队推进的每一步都是用海量物资垒起来的。

现代战争也是如此,装甲部队在任何时候都得保证坦克战车有60%的余油,即便在突然遭遇敌人的情况下,依然能与之交战,而不会因为缺乏燃油而丧失战术机动性,从而在遭遇战当中被敌人击溃。

这么一来,推进1200千米,仅燃油补给就要进行5到8次。

显然,需要补给的还有dàn yào。

如果后勤保障没法跟上,那一切都是空谈。

所幸的是,丁镇南也做了足够的保证。

除了由沙乌地提供的数千台运输车辆之外,联军还调动上千架直升机,而且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重型运输直升机,专门负责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确保突击部队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保障。

此外,就是加强空中打击的力度,尽可能的降低突击部队的作战消耗。

其实,陆战队自己也在努力。

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里,就有一支陆战队的航空兵,除了有几十架武装直升机,还有一百多架攻击机。

陆战队的武装直升机都将在地面战争打响之后,进驻拉夫哈临时基地,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至于部署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的攻击机,由联军司令部统一调度与指挥,不过主要面向yī lā kè南部地区作战。

此外,陆军把一个独立炮兵旅留在拉夫哈,负责协助陆战队作战。

必须承认,陆战队一直欠缺远程炮兵。

不是陆战队买不起大口径榴弹炮与远程火箭炮,而是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都没有这方面的需要。

登陆作战,或着在滨海地区作战,陆战队随时都能呼叫舰队提供炮火支援,海军的战舰就是陆战队的炮兵。

帝国海军的所有驱逐舰与巡洋舰,都至少配有1门130毫米舰炮,还有部分护卫舰也配备了130毫米舰炮。

这些大口径舰炮的主要价值,就是在登陆作战行动当中为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

在登陆舰队里,特别是在执行登陆作战行动的时候,

往往会编入数艘专门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战舰。

有的时候,甚至是火力强大的战列舰与大型巡洋舰!

用丁镇南的话来说,他把能找到的支援力量都派了过来,而陆战队的任务也只是按照计划扫荡yī lā kè南部地区。

因为最先到沙乌地,还在7月份跟yī lā kè军队打过一仗,所以刘尊山当仁不让的担负起了突击的重任。

仍然是他指挥的这个合成营。

与一个多月前不同的是,多了1个机步连、1个防空连与1个后勤保障营,加强之后的总兵力超过800人。

要说的话,这还不算多。

在理论上,一个陆战队的加强营最多能达到2000人的规模,在过去相当于陆军的一个团了。

其实,小而全,一直是陆战队营级作战部队的特点。

毕竟,在陆战队所面对的战场上,往往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作战能力,确保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突fā qíng况。

当然,承担突击任务的依然是3个装甲连与3个机步连。

虽然是在野外突击,但是装甲部队仍然排成整齐的队列。

5点30分不到,刘尊山驾乘的坦克就越过边境线,进入yī lā kè境内。

因为隐蔽得非常好,所以在该方向上并没有yī lā kè军队守卫边境,也就没有在越过边境线的时候遇到阻击。

6点不到,几架直升机从装甲部队的上方飞过。

不是威武的武装直升机,是小巧的侦察直升机。

按空军提供的情报,在塞马沃的南面并没有成建制部署的yī lā kè军队,无需提前出动武装直升机。

为了保险期间,陆战队还是派来了几架侦察直升机。

当然,这是标准的突击战术。

侦察直升机在前面开路,装甲部队能保持行军状态,不但能节省燃油,还能让官兵保持体力。

如果敌人就在前方,突击部队就能在收到消息之后做好战斗准备。

其实,刘尊山不相信会一帆风顺。

从拉夫哈到塞马沃的直线距离超过了120千米,哪怕直接冲过去,以坦克在野外行军所能达到的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也需要足足4个小时,期间耽搁了的话,花上5到6个小时也正常。

在这5到6个小时里面,yī lā kè军队就什么事都不做吗?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