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十三章(2 / 2)

“林伯父远在数千里外,一有消息,我会及时通知你。”他说得颇为敷衍,仿佛此事与她没多大关系。

林昀熹大感不悦,却听他转移话题,“昀熹,你近日光吃不动,比以前沉多了!”

“我、我哪有!是衣服花里胡哨!首饰太重!不信你试试!”

她最气不过他笑她能吃,顺手拔下八宝玲珑簪,咬牙插到他发上。

宋思锐啼笑皆非:“重新学会欺负我了?”

林昀熹自被他疏通经络后,因忿恨难平,连敬称都省了;此际既已冒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拔下满头发饰,通通转到他头顶,硬生生将清贵雅逸的晋王三公子弄得珠钗累赘。

他无视随行婢女的惊诧,由着她折腾,抵达听荷苑外,还不忘调侃:“不是还有花哨衣裳么?”

“你、你这个大色胚!”

她边嗔怨边挣扎下地。

宋思锐一把拉住她,眸底期许如星辰闪烁:“昀熹,过两日忙完,我带你到市集转转可好?”

林昀熹没作声。

他打的如意算盘,她心知肚明。

···

接连两日,晋王府内全是敲敲打打之声。

此前宋思勉终日窝在院落,府中上下皆不为意;如今他既有意愿去林昀熹处走动,宋思锐干脆命人拆除府中各处障碍,或搭上新木桥,以便木轮椅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他软磨硬泡,找了各种理由,总算把林昀熹拽出王府大门。

林昀熹原本不愿与他结伴。

但困在府上数日,常被宋思勉请去听琴,她唯恐被抓去弹筝,外加一心探听父母音讯,遂答应与宋思锐同游。

城东道上两侧酒肆、食店、茶馆、客舍、饼铺子杂列,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二人弃了车马,各领一名仆侍,沿途长街悠哉悠哉闲逛。

他们均穿着浅云色绸衣,低调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因容貌过于出众,引来路人频频回顾。

沿路小吃小玩意儿教人目不暇接,林昀熹东张西望,惊觉大多喊不上名儿。

失忆症害她连常识也没了?

她生怕宋思锐嘲笑她这公府千金愚笨无知,只得将诸多疑问咽回肚子。

宋思锐将这份小小好奇与失落看在眼里。

早在数年前,他已向她描述过京城的热闹繁荣,亦曾幻想有朝一日与她挽手穿梭于流光夜市,尝遍大小美食,再为她点一盏精致花灯……

愿望触手可及,而她却把他忘了。

思及此处,宋思锐悄然伸手,试着去牵她,没想遭她反过来扯了扯袖子。

“三公子,那一团团彩色毛球是什么?”林昀熹憋了好一阵,终于忍不住发问。

“是龙须酥糖,我小时候只有白的,近年加了新花样,才有这粉、绿、黄、紫……”

对上她的莹亮眼神,他笑而护她挪步至摊档前,挑了一盒五彩缤纷的酥松银丝糖。

林昀熹望着竹盒里一个个乖巧并排的小团子,细丝万缕,毛茸茸十分趣致,迟迟没开吃。

宋思锐莞尔:“酥糖而已,何以舍不得下口?若喜欢,往后得空便来,忙时让他们做了送进府里亦可。”

他边说边用竹签夹起雪白的一团,送至她唇畔。

她全然没留心此举的亲密程度,迫不及待轻咬一口,只觉酥松绵甜,入口即化,甜丝丝滋味从舌尖蔓延开来。

“好吃吗?”他笑问。

她点了点头,正想吃掉余下半团,未料宋思锐随手塞嘴里,边吃边啧啧称赞:“嗯……果然很甜!”

“你、你怎么能吃掉我那一半?”

林昀熹眼睁睁看着自己啃过的糖到了他唇齿间,霎时满脸绯红。

“小气鬼昀熹!”他夹起淡绿那团递向她,“你尝尝这什么味儿?”

林昀熹始觉周遭不少人弯起玄妙笑弧,方觉年轻男女在街头喂食太招摇,闷哼:“我有手。”

宋思锐笑了:“手还缠着纱布呢!多不方便!自家人何必讲究?”

她决意不搭理他,抢过酥糖,盖好盒盖子,挤出围观人堆。

宋思锐慢悠悠品尝绿色酥糖,落在她身后一步之遥。

“咱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妨领略正店七十二户,这附近有仁和店和姜店;回城西时还能去宜城楼、班楼,喝酒喝茶两相宜;待到天黑去逛夜市,看看歌舞杂耍……”

林昀熹总觉他描述的地点与景象闻所未闻,越发怀疑自己多年来是否足不出户,或两耳不闻窗外事。

由龙须糖引发的面红耳赤消退后,她又被木板上栽种的花苗吸引了。陶木造景,精巧细致,别具一格,似曾相识。

临近午膳时间,二人被奇香勾惹着进了一家画栋雕梁的大酒楼。

楼上楼下挤满了客人,宋思锐只在客堂角落要了一小桌,正自点菜,忽听门口人声嘈杂,转目见数人簇拥一中年美妇入内。

那妇人年约三十六七岁,一袭暗沉紫袍,眉眼鼻唇与林昀熹甚相似,举手投足散发高贵冷艳之气。

她极目四望,视线触及他们所在,杏眸陡然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