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15章 增援轱辘岭(2 / 2)

出发。

杨司令有了消息,他正支援马政委,在轱辘岭。

根据抗联老兵和土著居民的介绍,寒烽立刻出发。

伤员和部分人员留下,带领七百余人。

上午十点到下午一点,三个小时行军,寒烽军四十里到了轱辘岭。

他们听到枪声炮声。

寒烽让部队停下来休息。

敌人已经在眼帘中。

轱辘岭东边,还有五里路,杨司令的人正和敌人对峙。

双方互有攻守。

战场非常血腥。

纵深一千米的地面上,到处是尸体。

到处是伤员。

无论哪一方的伤员,都很顽强,都在坚持战斗。

尸体大约有五百多具!

这真是血战。

杨司令的部队,还有三百多人。

日军还有二百多人,伪军还有三百多人。

很明显,杨司令增援,中了敌人伏击了!

鬼子也非常诡诈。

现在,双方装备相当,火力也相当。

战术指挥上,鬼子善于包抄和侧击,杨司令也非常善于破解。

双方都保持着松散的战斗队形,无论双方如何炮击,伤害都不大。

这样下去,是比拼内力的战斗,单兵技术强,整体战术训练好的部队必然胜利。

敌人数量多,长期僵持下去,杨司令的抗联必须撤退了。

可是,有一股敌人,五十余人,已经潜伏在杨司令部队后方大约一千三百多米的地方,是看准了抗联顶不住,必须撤退的。

还有另一侧,相距七里多,马政委带着的部队,正在两个屯子和中间的土丘上,辛苦防御。

日军五百余人,伪军两千余人,其他汉奸民团,日军武装侨民等三百余人,团团包围了他们!

马政委的部队有六百余人,在两个屯子各有二百人,中间土丘上,有二百人。

日军拥有山炮和迫击炮,战防炮等,倒是没有猛轰,一来,他们的炮弹已经不多,二来,他们钓鱼行动,围点打援,才故意这样放水拖延的。

抗联形势岌岌可危啊。

杨司令是北路增援的,寒烽支援的方向是西面。

在他的必经之路上,也有鬼子一个小队在伏击。

不过,这个小队,人数虽然不多,区区四十余人,可是,携带有三挺轻机枪,十支冲锋枪!是日军中很罕见的百式冲锋枪。

另外,还有几个鬼子使用驳壳枪!

驳壳枪,一般是我国军队使用,横扫起来连发,威力很大。

也就是说,日军四十余人的小队,一旦成功伏击了抗联,能在短短几秒钟之内,造成抗联至少上百人的损失!

不,甚至二百多人以上的损失!

太可怕了。

太阴险了。

寒烽将连长们召集起来开会。

连长们多数是骑马过来的,比较轻松。

距离敌人伏兵两千多米休息,有重重山岭树林阻隔,敌人一时间不会想到。

“必须击败敌人,力挽狂澜!”

寒烽指示了整个战局的危险性,敌我双方的态势,兵力,趋势等,然后做出了布置。

暂时不管杨司令的援军,直接东南方向,击溃敌人主力!

热血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