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某些国家打着‘自由航行’旗号,行霸权之实有着天壤之别。”
虽然如此,但仍有部分投降派还是不甘心,继续发表不当言论。
如某高校教授在课堂上公开质疑,说道:“东大是不是太强硬了?在国际舆论上一直被批评,为什么不妥协一下,让西大等国家安心?”
他的这番言论被学生拍下传到网上,立刻引发众怒。网友“热血青年”评论道:“国家主权和安全容不得半点妥协!这种人根本不配当教授,简直是在误导学生!”
面对这些负面论调,更多的国内学者站了出来。
历史学家李明远在电视访谈中痛心疾首地说:“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近代以来,东大因为国力衰弱、海防薄弱,遭受了多少屈辱?
如今我们发展海军力量,就是为了不再重蹈覆辙。那些说风凉话的人,根本不懂国家强大对普通百姓意味着什么。”
网络上,一场自发的“科普东大蓝海战略”行动也在展开。
网友们制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漫画、短视频,详细介绍东大海军建设的成果和意义。
一段名为《我们为什么需要强大的海军》的动画视频,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海军在保护海上贸易、撤侨行动中的重要作用,播放量迅速突破千万,评论区满是“祖国强大,吾辈自豪”的留言。
在各大高校的校园里,学生们也自发组织起讨论会。
在某大学的辩论会上,一名学生慷慨陈词道:“当看到东大海军在国际救援中冲锋在前,当看到我们的舰艇为商船保驾护航,我为自己的国家感到无比骄傲。那些崇洋媚外、贬低自己国家的人,根本看不到东大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正能量。”
……
随着争论的持续,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参与进来。
在社区活动中,退休海军军官张建国向居民们展示老照片,说道:“我年轻时,我们的海军装备落后,在海上执行任务时经常受气。
现在不一样了,新型舰艇一艘接一艘下水,我们有了保卫国家的底气。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容不得任何人诋毁。”
面对国内的这场舆论风波,官方媒体也适时开始发声了。
《东方日报》发表社论:“东大的发展道路,是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尊重不同的声音,但坚决反对任何恶意抹黑和无端指责。
国家的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的团结一心,而不是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带偏节奏。”
这场关于“蓝海战略”和新型舰艇的争论,在东大国内持续发酵。它不仅是一场学术观点的碰撞,更是一场关于国家认同、民族自信的大讨论。
在这场争论中,绝大多数东大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强大的国防是和平发展的基石,任何企图分裂、贬低国家的言论都不会得逞。
而那些负面论调,在事实和正义的声音面前,显得愈发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