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十九章 兵败如山倒,人力怎可挽(2 / 2)

所以,他还在等,等待从西北漠族运来的粮草。

西漠军越杀越勇。

可西北军却是越发的疲惫。

接近黄昏的那一刻,终究是到了尽头。

就在这时,骨然山脉左方平原的远处,涌动着无数的黑线。

黑线在涌动。

夹杂着无数的灰尘。

那里有着一方旗帜立起。

那是一方楚字。

南阳驻军六万人,终究赶来。

而那个率领军队的男人叫做,楚辞。

大夏骁骑将军,南燧道宁城之主,楚辞来了。

凉甲,长枪。

白袍,白马。

他一人单骑,恍若剑尖,刺入了骨然山脉。

但他的剑尖却不是指向西漠,而是驻守骨然的西北军。

站在骨然山脉最高峰上的曹北岭,眼神近乎呆滞,因为,他想不通,如此关键的时刻,竟然是大夏南阳驻军给了他们最后的一击。

楚辞率领的那支军队进攻骨然。

几乎是一片倒的局面。

六七万西北军的希望彻底的湮灭。

没有了希望,

便没有了反抗。

这只是一场屠杀而已。

陈山河站在一旁,甲胄上的鲜血还没有凉透,模样颇为狼狈,见到了南阳破开他们战线的那一刻起,他便纵马飞驰而来,见曹北岭。

因为,骨然兵败。

已成定局。

兵败如山倒。

人力怎可挽。

所以他来了。

劝说镇守西北十多年的大帅曹北岭离去。

纵使没有了西北,那又如何?

大夏还有京州,还有江南,还有东冶……还有无数的城池,总有一天可以夺下来。

骨然的山脉战线中。

楚辞凉甲上沾染了无数的鲜血,白袍早已染红,可他手中的长枪从未停下,一枪又一枪,不知疲倦的出手,不知疲倦的收回,带起的一蓬又一蓬鲜血,落在这片山脉中。

一左一右。

西漠与南阳终将捅破了这片防线。

那方在残阳中随风摇曳的楚字大旗,越发的瞩目。

只是那个楚。

不是楚辞的楚。

而是前朝大楚的楚。

西漠大相项薪裹着一方白色大衣,驻马在远处,看着这一番人间炼狱的景象,他那一张掩盖住他真实年龄的脸庞终究挂起了一抹微笑,眉心间点缀的猩红,越发的蠕动。

远在南方的李神通与宋定江还在看着眼前奔袭的南蛮,眼中忧愁。

六万加六万。

与眼前这无数的蛮族,不过是小溪与大海而已。

大戟军位于左侧,宛若屠戮的一座兵器,绞杀着一切。

青州军骑兵杀人如割草一般。

夜军,虎獒与龙骧,则是一步又一步前进,推动整支军队的前进。

末尾便是山川,大泽两军。

军队中央两位大夏节度使脸上的慎重与疲惫清晰可见。

他们如今已然进军腹地。

南蛮的巢穴,所谓的蛮谷,就在千里之外。

千里而已。

但这千里,却是无尽的人,无尽的南蛮。

动弹一步,便艰难无比。

“进军,还是退军?”

宋定江有些嘶哑的声音响起。

李神通眼中冷静而又孤寂。

进军。

便是彻底占据南蛮,他们如今进军到这里,最南方的月氏也是愤然杀敌。

他们一南一北。

相互遥望。

两千里,便是南蛮的终结。

可这段千里,却要无数的将士填充。

退军。

退后五千里,建立一道防线,如同西北一般。

他们占据南蛮四分之三的土地,完全可以开辟一方新的州府,开辟五道出来,工部随后自然可以建城迁移百姓。

李神通有些两难。

占据蛮谷,那便是至高的军功。

退回,也是一方巨大的军功。

看着前方掀起的血腥,感受到鼻尖的血腥气味,周围将士不眠不休的进攻,他终究是心软了,因为他也老了。

“撤军!”

“五千里处,建立防线!”

稳健的声音的落下。

整支军队骤然间停下。

前方不远处的蛮谷,越发的模糊,而他们也是退后五千里。

一北,一南。

战局定下。

西北破,南阳叛。

南蛮破,州府建。

两方战报几乎同时送入大夏的都城京城。

那是注定被记录在大夏史的一天。

大夏明帝神武三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