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583章双马饮泉(2 / 2)

需要,但是也不需要。

小的时候考试之前没复习,没学好,便是在考试前一天,甚至是前一个小时向漫天神佛紧急求援,祈祷能够下发的卷子里面懂得的题目全都有,不懂的题目全蒙对!随后卷子下来,顿时一顿橘麻麦皮,然后表示漫天神佛都是狗屁!

长大以后,遇到很多让人心寒的缺德事,比如毒奶粉、苏丹红、塑化剂、地沟油、为什么扶等等,反正挺多事情都刷新了斐潜认知中的道德下限,总结起来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感觉为了钱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坦白说那时候斐潜也并不怎么了解宗教,却非常直观地认为,之所以会『人性沦丧道德败坏』,都是因为缺乏宗教信仰,不知道什么是畏惧。没有了畏惧之心,也就自然什么缺德事都敢做。

直至到了汉代之后,斐潜不仅是亲身触及了黄巾之乱,也见到了在西凉兵蛮横残暴下的唯唯诺诺的民众,后来又遇到了左慈,并且开始深刻的去了解道教以及其他宗教,才发现华夏自古以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有的只是原始信仰和精神寄托。

华夏古代的民间信仰是一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杂烩,糅合了天地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圣人崇拜等,这玩意儿混合了儒释道三教以及更早的萨满巫术,具有地域性、分散性、自发性等特点,但是这种信仰,跟『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相比,既没有创立者、教义、理论,也没有经典、系统化的组织、神职人员。

但不是说,宗教只要搞个组织出来,就能发展壮大。

宗教和宗教之间,无可避免地会有竞争关系;宗教和宗教本身,也有着巨大的本质区别。

斐潜觉得,一神教多少有些井底之蛙的感觉,而多神教如果控制不当,又会极大可能陷入相互指责,贬低,抑或是神职人员混乱叙述导致信徒更加混乱的局面……

所以,斐潜要发展五方上帝教,必须要先有定位。

简单来说,解决人在成长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的『我是谁』的问题。

一神教,可以很明确的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

就像是皇帝宣称是天子一样。

通过解答这个问题,便是确定了阶级的地位,而且一群信仰同一个神的人之间能够建立起共同的身份认同,一来容易管理,能够由此建立起社会秩序;二来可以组团打怪,齐心协力办些大事……

所以斐潜在和左慈磋商的时候,废除了什么各路神灵,杂乱的混乱体系,直接提出了五方上帝论,东南西北中,以中方上帝为首,四方上帝为次的体系。类似一神论,但是又包容多神体系。

其实在宗教体系当中划分身份最凶残的,并不是背着木头架子的那位,而是古代的阿三教,种性决定了阿三在人世间的身份,而且更为可怕的不是所谓的低种姓,而是生在没有种姓的化外之地『蔑戾车』。所以阿三给一个化外之地的『蔑戾车』身体里灌输『神性』,无论男女,在他们的认知里面,这根本不是罪恶。

以至于后来诞生出来的佛教,一方面想要摆脱种姓制度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找不到合适的锚点,至于在佛教当中产生了很多的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又是苦修,又是顿悟,又是自性,又是无我,几乎没有能直接用人话表达出来的标准答案,只好双手合什,佛曰不可说。

其次,宗教成为体系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培养出『传教士』这一稀有兵种来。

汉代已经有佛教的修行者了,但是这些修行者并没有以传播,或者说是要让全华夏的,甚至全世界都信奉佛陀的信念,当然,这也和华夏本土的政治制度有关,每一个稍微有点脑子的皇帝都知道纣王周王的那档子的事,所以信奉归信奉,真要将神佛替代皇帝,不仅皇帝不愿意,臣子也同样不乐意。

但是『传教士』么,斐潜觉得可以有的。

统一的组织架构,统一的神灵体系,可以培养出更强一些的宗教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就像是背木头架子的,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打假维权』的使命……

尤其是木头架子教派里面的异类,或者叫做原始形态也行,这些人自认为是『某个伟大的宇宙计划的一部分』,但这种特权仅属于其本民族,外族没有权利参与。之所以会这样,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关。

有一群蝼蚁,好吧,一群青蛙,觉得自家居住的那口井就是整个世界,于是编造出了一个唯一的青蛙真神,宣称这个真神已经将井底最肥沃的土地赐给了这群青蛙,而且这个真神就只爱这群青蛙,不会爱其他的物种。比如泥鳅黄鳝什么的,定然是不能获得救赎的。

结果时间一长,有只青蛙逃离了井,跳进了池塘,不知道为什么,这只青蛙叛变了原来的青蛙真神,宣布池塘里的泥鳅和黄鳝只要信仰池塘真神,也可以在井口坍塌池塘干涸的时候得救,于是乎,那只叛变的青蛙被井口内的青蛙干掉了,却被池塘里面的其他青蛙,泥鳅和黄鳝等等供奉起来,成为了池塘的救世主。后来又来了条狗,觉得烂泥里的青蛙泥鳅黄鳝太脏了,他们有毛的才是干净的,于是就将青蛙的真神又加工了一下,宣布信仰新的带毛神才能上天堂,否则就要成为火锅材料!

之所以狗子只能想到火锅,是因为狗子只见过火锅,毕竟狗子也不清楚什么是大宇宙,什么是星系,更不知道如果真的有什么狗子真神,所要统管的是一个直径至少930亿光年、拥有超过1兆兆颗恒星的巨大世界,会不会还坚持说,狗子神是无所不能的,左手化合右手聚合……

所以随着人类知识的提升,宗教的力量就越发的渺小,而在封建王朝推进的阶段,斐潜觉得宗教还是具备相当力量的一个工具,自然不可能轻易的就此放手。

斐潜抬头看着院落中淋漓而落的雨水,看着在屋檐一角的蹲角兽抬起的头刺破雨幕,忽然想起多年前左慈在青羊肆用朱砂画符的模样……

那个喜欢装模作样的老道,总爱把符咒末笔拖得极长,像要勾住什么看不见的天机。也不知道他是否在临终之前,能够真正的参透天机,洞察过往与未来?

『惊鸿道人正在五方道场内斋醮。』

荀攸低声说道。

惊鸿,是左慈的弟子。

左慈是人间的『仙长』,而不是达官贵人的,所以他之前是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弟子的,有跟着他的道童,也大都是流民的孩子。惊鸿是左慈在川蜀之中,算是比较正式收的弟子。

在办斋醮?

斐潜眉毛微立。

『斋』是什么?

斋,顾名思义,指的是『齐』和『净』。是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之意。

而『醮』的意思才是祭祀……

左慈病逝,这惊鸿办的斋醮,究竟是已经『沐浴更衣,不食荤酒』等等,做好了洁净的准备呢?还是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准备,直接开办了斋醮?

而不管是哪一种的答案,显然都是有些问题的。

荀攸继续说道,『依教制,新掌教当守孝七日,待天枢宫紫微星位移换,择良辰吉时……』

斐潜忽然伸手,制止了荀攸的后半截话,『且观其人。』

荀攸愣了一下,旋即应是。

荀攸也是聪明人,所以斐潜几乎是一说,就想到了其中的问题,并且有些惭愧。

对于宗教体系,荀攸显然并不怎么感兴趣,毕竟是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也很正常,但是现在看斐潜的态度,似乎对于左慈,以及五方上帝教颇为看重……

这就让荀攸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之前的态度和做法起来。

荀攸以为斐潜回来只是为了收拾那些大放厥词的『公知』的,没想到……

斐潜思索了片刻,问道,『左掌教身边好像还有一人,唤做青牛……』

荀攸点头说道,『青牛道长前段时间云游去了。是否要让人召回?』

斐潜皱了皱眉,『不必。』

荀攸目光微动,低头应下。

一个惊鸿,一个青牛,名字似乎都不错,但是左慈老道啊,你这弟子,似乎看起来并不怎么靠谱啊……

这要怎么办?

斐潜捏了捏下巴上的胡须,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赶。

『公达,派些人在青龙寺中宣称要新选五方上帝掌教之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