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这一次秘密行动的都是“夏”、“丁”、“申屠”、“姜”四个序列的克隆体战士,可以排除掉事先走漏风声的可能,西海省沿海一共有三个登陆点,前两个毫无防范,直到舰队驶向最后一个登陆点,才提前设伏,做出有力的还击。换句话说,对方主动放弃前两个登陆点,“示敌以弱”,观察自卫队“抢滩登陆”的武器和战术,制定有针对性方案,充分发挥“寄生种”自身的优势,一举赢得了战役。从这一点来看,西海省的“寄生种”势力并非各自为战,要么各地的“虫主”组成了攻守同盟,要么……西海省已经结束了“争霸”的局面,产生了一位“共主”!
一省“共主”,至少是“亲王”品阶,如果它亲身出现在龙门市,“丁娃”未必能全身而退,周吉向它指出了这种可能性,“丁娃”颔首表示认可,自卫队一路南下顺风顺水,西海省龙门市是返航前的最后一站,它的心态有所放松,结果遭遇到“迎头一棒”,有点被打懵了。
“寄生主”推动血气强化宿主,大抵有两条途径,一是“特异型”,二是“均衡型”,“力士”和“潜行种”都属于前者,“特异型”在江南省不受重视,合川市的“郭奎”、云溪市的“陈素真”都大力发展机械化部队,在枪炮的加持下,“特异”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西海省的“寄生种”走上了另一条路,相对于江南省来说更常规,也更契合“寄生种”的本能,高层多为“均衡型”,数量庞大的战士都是“特异型”,并且它们强化宿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优势互补,配合得当的话,战斗力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这样说,“丁娃”只是吃了点亏而非惨败,在于克隆体也是“寄生种”的缘故,换成人类的现代化军队,龙门市一战,对方将会形成碾压式的打击,全歼来袭的有生力量,根本就来不及撤退。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于打赢这一仗呢?周吉谈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他并不觉得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过他活得够久,见得够多,能够为“丁娃”提供一些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他提了两条建议,第一,情报是关键,不打无把握之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二,远程火力是关键,步兵出现在战场,应当是收割胜利成果,而非提供火力。
“丁娃”自从成为独立一团的指挥官,“好学不倦”,下力气研究了人类的战争史,所谓“远程火力”,即是飞机导弹火箭炮覆盖式轰炸,目前自卫队还不具备条件,飞机导弹根本没有,火箭炮成本太高,仅有的火箭弹支撑不起几轮齐射,还要“精打细算”,留着防卫用。至于情报工作,之前确实是疏忽了,不过它始终担心克隆体战士落在对方手里,成为研究的对象,漏了底细,所以在侦察兵的使用上极其谨慎,不愿冒险。
“丁娃”有一说一,坦然说出自己的担心和考虑,周吉笑笑告诉它,目前最新的“无人机”技术能够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比如“微型无人机”是一种单兵可携带的战场侦察设备,尺寸只有手掌大小,能提供空中监视、目标识别、通信中继,甚至探测大型建筑物和大型设施的内部情况。至于远程火力,飞机导弹太贵了,“小型自爆式高速无人机”提供了替代方案,该设备重量只有1.8公斤,速度可达174公里每小时,续航时间30分钟,同时可搭载500克TNT炸药,配备红外和可见光双模式摄像头,能够实时传输图像给操作员,找到目标?后进行精准式快速自爆式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