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亭有些不解地看向温和的王班长,发现他是真的没有生气,还在温和地向自己解释着:“你应该知道,部队里早有规定,不必见到老兵就叫班长。快去整理自己的内务吧,等吃过了早饭,我正式介绍班里的同志们给你认识。”
王班长希望马上给李万亭介绍班里成员的愿望,被中队长的一个命令给打破了:“早饭后,所有新兵到中队部集合。”这是中队长张崇田在中队进入食堂之前,下达的命令。
李万亭与和他一样分到二中队的新兵一起,有些忐忑也有些好奇地等侯在中队学习室。他们没有一个人坐下,都在默默打量着学习室里悬挂着的锦旗和摆放的奖杯。难怪在车上的时候,樊文山会骄傲地说五零八支队是一个光荣的集体。
这里与其说是学习室,不如说是一个荣誉室。光是一个中队的学习室里,就悬挂了不下二十面锦旗,还有大大小小的奖杯。
看锦旗上的落款时间,从八十年代直到去年都有,可见这个中队的光荣是在一直延续的、没有间断的。
李万亭心里有些羡慕,这里面有些锦旗的时间,比自己的年龄都大,虽然丝绒的颜色有些黯淡,可是上面的含金量却一点儿也不容小觑:训练标兵中队、抗洪抢险先进集体……
而那些奖杯,有些是集体奖励,有些却是个人奖励。此时还能摆在学习室里的,得奖的主人一定还在服役,李万亭就在其中的一个奖杯上,看到了冷静的名字。而奖项,与训练成绩有关。
看来冷静能做副班长,说话还很不讲究,也是有他自己的资本。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得到一座奖杯,还摆进学习室里就好了。李万亭心里有些沸腾,对昨天晚上听到的那个大比武,心里有些向往。
“同志们。”张中队长早已经来到了学习室,却有意没有打断新兵们悄悄进行的参观,等着他们看得差不多了,才开口说话。
新兵们听到中队长的声音,第一个反应是把自己原来有些放松的身体,唰地一下站得笔直,保持好立正姿势。
“好了,现在是在学习室,大家坐吧。”看着新兵们的动作,张中队长的脸上带出了些笑意:“下面我把今天的日程和大家通报一下。”
难道自己这些人,不是直接参加中队的日常训练吗?李万亭心里有些疑惑,不过只注意听张中队长下面的话,没有问出来。
新兵们的心里与李万亭一样疑惑,有些人的脸上就带了出来。张中队长继续说道:
“今天算是大家正式下连的第一天,支队里对你们这些新战士有统一的安排。第一步就是参观团史馆,了解我们支队的光荣历史。第二步是对大家进行心理测试。大家测试的时候不要有心理负担,按着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答题就可以了。下午将会进行点验。大家若是有什么不该带到部队的,可以自己提前上交一下。”
他说得很轻松,可是李万亭等新兵,还是不由地想起了那位在新兵连时,因为心理测试不过关,而被遣返原籍的“战友”,脸上有些迷惑。
樊文山刚才是与张中队长一起来到学习室的,看到新兵们有些紧张的脸,自己开口道:“紧张什么,你们新兵连的时候都已经通过了心理测试,证明你们心理就是没有问题的。这一次再进行一次,就是保底的意思。”
大家在新兵连的时候,对各新训中队的领导还是熟悉的。听到樊文山主动为他们解释,心里都有了底,表情也放松了下来。
张中队长见了,暗自向樊文山点了点头:“那樊副中队长,今天就由你带队到支队部去吧?”樊文山没有推辞,看了一下自己的表,向张中队长道:“中队长,时间差不多了,我带着他们过去了?”
张中队长点了点头:“注意纪律。”
“是。”樊文山应了一声,向新兵们喊了一声:“中队楼前集合。”自己转身出了学习室。
集合对于新兵们可不陌生,他们迅速地按着高矮,自行调整了队伍,两路纵队地随着樊文山的口令,向着支队部进发。
别的中队安排与二中队差不多。同一座宿舍楼里就住了三个中队,新兵们集合的速度也都一样,不可避免地行进到了一起。
打头的正是一中队的队伍,带队的是一位中尉,李万亭分辨不出来是副中队长还是排长,他向着自己中队的新兵下达着调整步伐的口令,还喊起了口号:“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中队的口号很响亮,樊文山听了就知道一中队的意思,都不用清嗓子,一串命令就已经传出:“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李万亭他们都看明白了两个中队指挥员的态度,努力把声音喊得有气势:“一二、三四!”
身后随即便响起了三中队的口号声:“一二三、四!”
可能是三中队分到的新兵少,他们就算是后喊口号,可是声音还是没有二中队的响亮。这让樊文山有些得意,调整步伐的口令下得更加干脆。
支队部转眼就到了,其他六个中队的新兵们也都是喊着口号来到支队部楼前的。军务股的股长已经等在寻里,听了各中队的报告之后,直接下达到去团史馆参观的口令。
这次新兵们再次被整合到了一起,排成三路纵队,由昨天晚上接新兵的刘参谋带队,向着团史馆而去。樊文山他们跟在队伍后头,也要重温一下支队的光荣历史。
军务股王股长向樊文山道:“你一回来就不消停。”
樊文山却不肯接这话:“谁带队还不得喊个口号?喊口号就不消停的话,那这一营区的干部可就没有消停的人了。”
三中队带队的干部本来就不服气,听到王股长也挤兑樊文山,跟着就来了一句:“可不是,樊副中队长训了一回兵,还把最好的一个挑到了自己中队,正得意呢。声高些也正常。”
樊文山干脆直接承认:“那么好的兵,是我训出来的,我得意点儿又怎么了?”
王股长听到他这么说,对大家嘴里最好的兵也来了兴趣:“最好的兵?一会儿让我好好看看,是不是好苗子。今年大比武的规则有改动,是骡子是马,到时咱们拉出来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