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宜昌宗教面面观(55)(2 / 2)

在古佛寺还是古佛寺的时候,笔者似乎没进去过;后来由寺庙变成面粉厂,也没进去过。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跟着宜昌四中的那些高年级的学哥学姐们,唱着语录歌,带着红卫兵袖章大摇大摆的进去过,泥菩萨当然是砸碎了的,那尊木佛是先用斧头劈开后焚烧还是直接架在柴火堆上烧掉的实在记不太清楚了。不过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古佛寺那个斑驳的山门上不是贴着封条就是钉着木条。

在资料中,那家成立于1956年的宜昌市图书馆是1965年6月搬迁到古佛寺的,馆舍面积886。85㎡。如果属实,那些“破四旧,立四新”的焚毁古佛的时间莫非发生在1965年6月前?似乎不是;如果资料可靠,莫非笔者的记忆出了问题吗?资料还说,1979年在古佛寺加建了一间119。84㎡的阅览室;直到1986年3月才搬迁到光前街(陶珠路附近),馆舍由书库和阅览楼组成,面积扩大到3637㎡,这倒全是事实。

在古佛寺变成图书馆,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图书馆终于开设了外借部以后,笔者就成了那里的常客。当然要办借书证,还要交押金,笔者一口气办了好几个,每一次去那个寺庙改成的外借部借书、将那几个借书证全都摆在那又长又宽的木柜上的时候,总会引起图书管理员的怀疑。那个长相俊俏、身材婆娑、扎一对小辫的小萍就会笑盈盈的过来解释:“没事的,他就是懒得跑来跑去,想一次多借几本书。”

那个时候,满社会都在说“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读书”,而恕我直言,图书馆一天到晚都是冷冷清清的,后来搬到光前街那边去了,大大的阅览室除了一些儿童也没什么读者,最后索性办起了网吧,倒是人山人海,日夜灯火辉煌。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