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当年的宣传画)
19**年5月15日到6月17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期间,毛**多次批评了李富春领导的国家计委,5月27日的会上,毛**又对刘少奇、周恩来、邓**、李富春、彭真的工作提出了批评。在谈到备战时,毛**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决定战争最后胜利的不是原子弹,而是常规武器。"他提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谈到在攀枝花地区建立钢铁工业基地时,毛**还动气地说:"如果大家不同意,我就到成都,西昌去开会。西昌通不通火车?不通,我就骑毛驴下西康。搞攀枝花没有钱,我把工资拿出来。"他强调说:"前一段时间,我们忽视利用原有的沿海基地,后**过提醒,注意了,最近几年又忽视**和后方了。"
毛**的这番话,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共鸣。受到批评的刘少奇和周恩来也一致拥护他的主张,认为应在加强农业生产、解决人民吃穿用的用时,迅速展开三线建设,加强战备。自此,全国备战的气氛日趋浓厚。会后中央要求各大工厂一分为二,抢时间、抓速度,尽快搬到内地,不仅要搬工厂,还要搬迁学校、科学院、设计院,这就是三线建设的由来。而所谓的一、二、三线,是按我国的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分两**,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而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线。
(图解:三线地区主要建设示意图)
据时任国务院副**、国家计委副主任、三线专案小组副组长的薄一波回忆:"一切新的建设项目应摆在三线,并按照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布点,不要集中在某几个城市;一线的重要工厂和重点院校、科研机构,要有计划地全部或部分搬迁到三线。"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二线各省自治区接到毛**的批示及广东省委《关于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请示报告》后,立即仿效,根据本省的需要和可能,在自己的后方部署了一批新建和迁建项目,包括军工、民用、支援农业的工厂及交通、电力、通讯、文教、卫生等事业的建设。其行动之快,超出人们预料。这样,在备战的工作上。大**线全面展开,齐头并进。"
正因为有了国家的大三线和湖北省的**线建设,位于长江咽喉要地、鄂西山区边沿、一直默默无闻的宜昌,于是就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腾飞的时代机遇。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