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回眸中书街(142)(2 / 2)

我方:“(诱导性地)天官先生的人生得意起源于自己的天赋,崛起莫过于得到太岳(张居正)先生的赏识,人生失意也莫过于受首辅大人之牵累,如果现在给您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先生会如何选择?”

王篆:“(很快地)要知道人生不是由自己选择的,而是上天安排的!当有一个进步、或者崛起的机会出现在自己眼前,是选择无视还是牢牢把握,不过就是人生态度而已。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领略过高处不胜寒,也知道门可罗雀之滋味,此生跌宕起伏、宦海浮沉,自感活得完美,要知道人生并非只有成功才算完美,现今社会不也喊出人生难得几回搏吗?那本来就是不二法门!”

我方:“(朗读似的)中国历史上不乏有起自平民而荣登宝座的皇帝,但却少有出身寒微而力挽狂澜的宰相,张居正从一介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从一个普通平民中崛起,荣登首辅之位后,摄政十年,推行改革。一面整饬吏治,刷新颓风;一面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救大明王朝将倾之厦,把以早有颓势、朝纲混乱的内阁重新组建,形成太后、首辅、太监三足鼎立的团结格局,才使得他所在的万历时期成为了大明王朝最为富庶,也最为雄心勃勃的时代。不知天官先生如何评价曾经的恩师?”

王篆:“(依然浅笑地)你已经说得很好,不必赘言。”

我方:“(坚持地)人们赞扬张居正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还将他与商鞅、王安石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也表明他是一位可以临危制变的大政治家。其主事时声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连天官先生与他的所有追随者均被打入冷宫。子美(张居正)先生的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除了足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令后人扼腕叹息之外,天官先生有何高见?”

王篆:“(一脸严肃地)商鞅被五马分尸,王安石被活活气死,首辅大人没有被掘坟鞭尸就已经谢天谢地了。看过无数史学家之评论,多数不是人云皆云、不痛不痒,只有一人说出利害:大明王朝不是万历葬送的,而是辅台大人自己葬送的,因为大人本是国师,所授教育完全失败,培养出一匹白眼狼,这才是关键!”

这样的结论无疑就是惊世骇俗!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