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回眸中书街(140)(2 / 2)

虽然到了春天,宜昌也和所有的城市一样,同样是五彩缤纷、姹紫嫣红,但对于生活在中书街的那些人来说,也许就是一种奢侈。因为街道太窄,建不了现在寻常可见的街边花坛,连行道树都种不了,几百米长的小街上,只有中段稍宽之处有几颗不知多少年的挺拔杨树,还有一些少有的拐角处种有几棵我国特有的泡桐树,邻近的学院街和献福路却尽是那种会脱皮的法国梧桐,都是落叶树木,一到秋天,满地枯黄,如果是在城市主干道上,早就被砍伐淘汰、更换常绿植物了,只有在这里因为无人过问,才能自由生长。

不过到了春天,中书街最早绽放的却是那些独家小院或者某段单位围墙上攀爬着的绿色藤蔓冒出来的学名叫忍冬、因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被叫做金银花的小花,那种只有一丝微香的小花三月开,因为花初开时色白,经一、二日后则转黄而得名。虽然极为普通,却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的探出灰色的墙头,本身就是一种平凡中的美丽,就和这条小街一样朴实无华且有充满魅力。

不知不觉中,那种更为朴实的泡桐树的喇叭花开了,肥肥的、厚厚的、大大的花朵十分抢眼,淡紫色或者白色的花冠钟形或者漏斗形,微卷着在风中摇曳,当泡桐花开满枝头的时候,远远望去就像白色的海洋中有一群美丽的少女穿着紫色的裙子在那里翩翩起舞,十分具有动感和受人喜欢。据说,泡桐花的花语就是:永恒的守侯,期待你的爱。就真的与中书街的传统文化有了惊人的契合和融合。

很快就到了小桃红唱的那种“又是一年春来到,柳絮满天飘”的时节,滨江公园的柳絮就会像无人机一样形成飞行大军对宜昌的大街小巷进行地毯式轰炸,柳絮个个体态轻盈,成白色晶莹絮状,在暖空气的烘托下很容易的到达本来就离江边不远的中书街上,因为得到了那几棵同样有了杨花的杨树的呼应,更因为学院街和献福路上的那些法国梧桐像像降落伞似的果毛也加入进来,那个季节的那种时候走在中书街上,就真的有些铺天盖地的感觉。有些对花粉过敏的人就不得不用手捂住眼睛和鼻子。

不过,文雅一些的会用一块丝织的白色手帕去做同样的动作。那个穿过河水横巷、刚刚站在中书街上的大明王朝的吏部左侍郎王篆就是那么做的。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