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道题是很有名的一道题,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也有很多,李老师正在黑板上运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在计算这道题。
萧晚晚看了李老师一眼,觉得这个人或许并不是自己之前想的那样,而且他拿的那个盒子里面的东西真的很不好,不止是对他不好,对他身边的人也会产生影响。
想到这里,萧晚晚点点头:“李老师,我觉得还可以这样……这样,还有这样!”
萧晚晚又说了几种解答方式。
她说第二种方法的时候李老师整个人都是惊喜的。她说第三种解答方法的时候李老师整个人都在颤抖。她说第四种解答方法的时候,李老师觉得眼前阵阵发黑——他已经被巨大的喜悦冲击到了。
李老师有些难以置信了。
眼前这个看起来娇娇小小的女孩子,真的是他的学生?
他不是在做梦吧?
如果再过二十年,李老师应该会学会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是什么宝藏女孩呀!
李老师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被下放到这样偏僻落后的地方,心底里其实是很苦闷的。
他是真心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可是他更热爱数学。他可以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可是他愿意吧自己的灵魂奉献给数学。
“你……”李老师有点头晕,不过这是因为幸福而导致的头晕,他有些茫然的看着萧晚晚。
“老师,您怎么了?”
“没、没事。”怕自己吓到这么聪慧的学生,李老师摇摇头,试图让自己清醒点。
“萧晚晚同学,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多种解法的?你简直太聪明了!”李老师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我我不清楚,反正我就是知道。”萧晚晚自然是没有说实话。她从前钻研的东西可比这道题难多了,再说她花了将近一千年研究这些东西呢,会的多一点也没什么稀奇的。
李老师:……
学生里面出了一个天才,李老师自然是坐不住了。他想了想,反正这节课本来就是打算开发学生们对奥数的潜力的,现在既然真的发现了一个好的苗子,他自然是要特殊对待。
想到这里,李老师心里更是激动万分。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先自学一会,老师有点事情要去处理一下。”他说到这里顿了顿,对萧晚晚道:“你和老师一起来。”
等到冯冬冬回到班级的时候,发现老师已经不在班里了还下了一大跳,还以为老师生他的气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
*
李老师却是十分认真的在做题。
他将这道题做了好几个解答方法出来,全部都列在了黑板上。
“同学们,看这里。”李老师拿起尺子,指着黑板上的题目。
他先将题目念了一遍,然后又解释了一下题目的意思,才目光灼灼的看着讲台下的孩子们。
“今天,李老师想给大家教的这道题,是咱们的老祖宗留下的财富,这道题的思路有很多种,同学们有没有有兴趣的?”
萧晚晚觉得这位李老师有些奇怪。
他们班可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刚才看过课本了,上面的内容都是十以内的算数,让在学这些东西的学生去做这种题目,李老师的脑子怕是有问题吧?
萧晚晚无奈的摇摇头。
只是她这一摇头,却让李老师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