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98章 真正的美食盛宴(1 / 2)

而在往年,一个家庭能留下上千斤粮食已经算是不错了,即使是主要劳动力,也很少有吃饱的日子。

无论事先如何想象,也没有人预料到会分到这么多粮食,巨大的差异难怪会让人难以置信。朱樉虽然事先已经安排各家修建粮仓,但大家并不以为然,按照往年的经验,即使丰收,也只能装满几个大坛小罐。尽管大家照做了,但积极性并不高,一个木制粮仓可以装下五千斤粮食,无论如何丰收都足够了。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出人意料,许多人的粮仓被装得满满当当,只好继续使用原本打算用于其他用途的坛坛罐罐。

每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但朱樉并不满足。经过计算,平均亩产刚刚超过一百斤。当时的一亩大约是后世通行亩的三分之一多一点,换句话说,亩产量不过三百斤。如果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斤比后世的斤要小一些,亩产量还要再低一些。

在他那个时代,这个数字简直是不合格的,更不用说用于科研的实验田的亩产早就超过了一千公斤,即使是那些没有大量使用化肥的生态种植区,亩产也至少是三四百公斤。不足一百五十公斤的亩产量,在他看来实在是个不能令人满意的数字。

村民们的看法却是截然不同。这场盛大的丰收,让那些以往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村民感到无比喜悦,他们不仅告别了长期只能以稀饭为主食的日子,甚至在全家都能吃饱的情况下,还有许多剩余的粮食。

若再考虑到之前农户们经常提到的轮作制度,粮食产量还能再增加一季!家中的粮食堆积如山,几乎无处安放!

村民们缓缓地从各自的粮仓中走出,不约而同地带领着客人们参观水坝和梯田。

经过不断的修建,水坝灌溉范围内的缓坡已经全部改造成了梯田,一捆捆的秸秆堆积如山,分散在各个指定的堆肥点。

几天后,这些秸秆将变成肥料堆,等待发酵后为下一季的冬小麦提供养分。仅从田里残留的稻桩,就不难推断出村民们丰收的盛况。

沿途,众人不断询问村民们关于纵横交错的引水渠和大小不一的蓄水池的来历和用途,等到达水坝时,众人的震撼已经达到了极点。

从河中引水本是常事,各国都在建设这样的水利工程,作为天下中心的洛阳,原本就拥有完善的水渠系统,但因年久失修,大多数已经损坏无法使用。

人们再次只能依赖天气来决定收成。但像这样建造水坝,完全截断溪流,充分利用所有水资源的做法,对众人来说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亲眼所见了。

在工坊里,湍急的水流正驱动着舂米机和磨粉机不知疲倦地工作,洁白的大米和精细的米粉、面粉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陶罐。

连续的惊喜已经让众人眼花缭乱,此刻他们更是被这些便捷无比的机械所深深折服。

直到接近中午时分,仍然沉浸在梦境中的族老、里正、闾正才在村民的带领下,聚集在经过拓宽和平整的晒场上,参加今天的重要仪式:尝新祭。

实际上,在每年收获之时祭祀祖先和上天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只是形式并不固定,范围也仅限于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之中。

但农家自诩为神农的传人,所以在播种和收获的时候祭祀神农,对农家来说是最重大的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