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关键的,他还能刹住读书人疯狂兼并田地的势头。
其实,很多进士出身的官员之所以疯狂兼并田地,那都是从两千亩免税的地开始的。
他们因为有两千亩地的免税额度才会想方设法去搞钱来买两千亩地,有了两千亩地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免税那点钱算个屁,两千亩地的收益那才叫爽呢。
两千亩地哪怕全租给贫农来种一年最少也是两三千石粮食的收益啊,换成银钱那就是最少一千多两。
这么多的钱都够买几处豪宅买一堆美婢了,这日子多好过的。
大部分人那肯定都想日子越过越好啊,所以,尝到两千亩地甜头的官员大多都会走上疯狂兼并田地的道路。
这也可以说是读书人兼并田地的一个根源。
现在免税的地没了,疯狂兼并田地的贪官污吏也被清洗的差不多了。
这新一拨的官员在枉法脏的严厉制裁下又没多少人有胆子冒着抄家问斩全家流放的危险贪几千上万两乃至几万两去疯狂兼并田地,这读书人兼并田地的问题暂时来说应该算是解决了。
读书人兼并田地的问题解决了,他就开始考虑收拾藩王宗室和东林或者说蒲州三大豪族余孽了。
这两股势力都收拾了,大明内部的隐患才算是彻底消除了。
七月十一戊午,一大早辰时许,他便将骆思恭招至御书房中。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问道:“思恭,读书人对废除免税田地有什么意见没”
这个可能有人有意见,但密卫没看见。
骆思恭连连点头道:“我们没发现有意见的读书人,倒是很多读书人都兴高采烈,尤其是那些穷秀才,那都快喜疯了。”
那就好。
万历又问道:“李三才那边呢,你有没有发现蒲州三大豪族余孽跟他联系”
这帮家伙属实会隐藏。
骆思恭颇有些气馁道:“万岁爷,微臣无能,没有查到任何蒲州三大豪族余孽的蛛丝马迹。
李三才自从那次召集东林聚会之后好像突然间就老实了,别说是蒲州三大豪族余孽了,东林他都避而不见了。”
这帮家伙的确擅于隐藏。
历史上的八大皇商好像就跟蒲州三大豪族一点关系都没有。
若不是韩爌为首辅时原本蒲州三大豪族掌控的两大盐场大部分利益莫名其妙转到了八大皇商身上,那他们好像真就没有一点关系一般。
这帮家伙是真会藏啊。
实在不行先把李三才和韩爌拿下,斩断你们伸向朝堂的手,看你们还能怎么办。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交待道:“李三才和韩爌那边先小心盯着,还有灯油的事情也不要放松。
你再盯一段时间,实在不行,我们就先把李三才和韩爌收拾了。
他们家里你都安插了眼线吧,给他们塞个价值几万两的金银财宝进去没有问题吧”
呃,您又准备玩栽赃陷害啊
骆思恭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灯油那边按理来说应该能查出蛛丝马迹来的。
蒲州三大豪族的余孽不可能白给那些藩王宗室送灯油去卖,他们肯定也要赚钱的。
这点你没有命人去查过吗
他们总要去藩王宗室那里拿钱啊。”
唉,这个我自然也命人查过了,问题这个不好查啊。
骆思恭小心道:“万岁爷,微臣估计那些钱都是藩王和郡王通过买东西的方式转给蒲州三大豪族余孽的。
问题,藩王和郡王那都极度之奢靡,每年出去的钱那都不知道有多少。
除非我们彻查他们买东西的账册,逮着所有卖东西给他们的商户一顿拷问,要不然很难通过这条线查到蒲州三大豪族余孽身上去。”
这么查显然不行。
那些商户大部分应该都是没问题的,人家没问题,逮着人家一顿拷打,那就是倒行逆施了。
这种先河不能开,摆明了拷打遵纪守法的平民百姓那肯定会惹得天怒人怨。
万历琢磨道:“你的意思,那些藩王和郡王应该知道那些是蒲州三大豪族余孽是吧”
骆思恭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他们应该清楚,不然这钱就没法给蒲州三大豪族余孽。”
这帮藩王郡王,到时候别逼朕严刑逼供啊。
万历闻言,缓缓点头道:“那行,哪些藩王和郡王在做灯油生意你都细细记下来,到时候朕来问问他们。”
您问藩王和郡王!
那不是要把他们抓到京城来拷问吗
其实,您可以问国舅王冰。
不过,这样就彻底打草惊蛇了。
算了,我还是不要乱提建议了。
骆思恭闻言,连连拱手道:“微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