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87章 免税的地没了(2 / 2)

这又是多少税赋收入

现在光是万盛堂各大商号的生意加起来那最少都是几千万两一年啊!

这一下,不但李化龙有点懵了,在座其他官员也有点懵了。

朝廷这么征收税赋,那一个月的税赋收入恐怕都会上千万两啊!

这么多钱,拿来干什么

难道以后大军的粮饷和军功奖励又要朝廷来出了

那这点钱好像又不够了。

李化龙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税赋的事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万历缓缓扫视了一圈,这才郑重道:“朕今天召大家来主要是为了商议进士、举人、秀才名下的地免税的问题。

这个显然有点不合时宜了,现在我们取士数量已经开始翻了倍的涨了,平均下来,每一年新增的进士那都有三百多,新增的举人都有一千多,新增的秀才那更是多达数千。

你们应该知道,这么多进士、举人和秀才免税的地是多少。

如果继续这么免下去,那每年新增免税的地都会超过两百万亩,十年就会超过两千万亩。

这还是在这些人不贪不腐,不疯狂兼并田地的情况下,如果这些人疯狂兼并田地,那每年新增免税的地恐怕会莫名其妙多出一两千万亩来,十年就是一两亿亩。

长此以往,那平民百姓手里的地又会越来越少,有功名的读书人手里的地又会越来越多,不出百年,这天下所有的地恐怕都要被他们给兼并了!

所以,进士、举人、秀才名下的地那也不能免税了,这个必须取消。

你们觉得怎么样,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这田地兼并可是个沉疴痼疾,历朝历代都没解决啊。

进士、举人、秀才名下的地有相应的免税额度,这其实是在变相刺激这些人兼并田地,在座的人也都清楚。

问题,他们也都有免税的地啊,取消免税额度的话,那他们也得交田赋。

这个让他们怎么说呢

刑部尚书袁可立第一个开口道:“万岁爷,微臣赞同取消免税的地,贪官污吏兼并田地那真是触目惊心,我们不能这么变相鼓励他们兼并田地了。”

很好,你果然没让朕失望。

户部尚书李化龙紧接着点头道:“微臣也赞同。”

都察院左都御史朱国祚连忙跟着道:“微臣也赞同。”

礼部尚书吕坤和工部尚书曾同亨见状,也连忙点头道:“微臣也赞同。”

内阁首辅沈鲤、吏部尚书杨兆和兵部尚书梁梦龙也反应过来了,连忙点头道:“微臣也赞同。”

嗯,都还知道听话的重要性。

万历其实就是考验一下这些掌权的亲信重臣,看这些人会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如果有人敢为了私利提出反对意见,他就要考虑撤换了。

他之所以这么一通疯狂清洗,那就是要彻底掌控整个朝堂。

而这些人就是他彻底掌控朝堂的工具或者说亲信重臣。

如果这些人里面都有人反对他,那他彻底掌控朝堂的目标就还没达到。

谁反对,他就要换掉谁。

还好没有。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郑重道:“朕也知道,取消免税的地会影响很多读书人,他们肯定会有意见,特别那些穷秀才。

穷秀才、穷秀才,免税的地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了,穷秀才大多地都没有,他们很多甚至就靠着这八十亩免税的额度换点饭吃。

朕取消他们免税的额度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没饭吃,朕只是不想变相的鼓励有功名的读书人去兼并田地。

现在朝廷有钱了,我们也不能越来越抠门,读书人原本应该有的福利我们还是要给他们发的。

要不然,普通平民百姓寒窗苦读十余年下来,考上个秀才,结果却穷得饭都没得吃,那就有点荒唐了。

我们就按一条鞭法来,免税的额度全部取消,给他们换成钱。

秀才原本八十亩免税的地,按亩产两石一两银子也是两石来算,二十税一,免掉的税赋那也就四两银子而已。

这四两银子一年还不够他们吃饱饭的,我们给他们每人每年补发十两银子。

举人原本四百亩免税的地,免掉的税赋也就二十两一年,我们给他们每人每年补发二十两银子。

进士原本两千亩免税的地,免掉的税赋也就一百两一年,我们给他们每人每年补发一百两银子。”

原来还给补银子!

您能不能一次说完啊。

其实,刚那几个犹豫了一下的大多都是在担心读书人会因此有很大的意见。

这下免税的地没了,却给补银子,秀才还是翻了倍的补,那大部分读书人应该是没意见了。

至于那些有意见的,那大多是兼并了很多田地的。

这种人迟早被收拾,所以,他们也不用在乎这种人的意见。

对了,还有个问题。

李化龙想了想,随即小心问道:“万岁爷,您的意思,不管原来名下有没有田地,只要考取了功名都补,是吗”

那当然。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的,不管原来名下有没有田地,只要考取了功名,都补。

那些没田地的读书人才更需要朝廷的补助,我们当然得给他们补。”

李化龙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下穷秀才也不会穷得没饭吃了。”

众人也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