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常洵问问题那是颇有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性,他想了想,又忍不住问道:“父皇,那怎么考察呢”
如果是一般人这么不停的问,万历那早就不耐烦了。
不过,小朱常洵这么问他却没有什么不耐烦的感觉。
因为他这会儿就是在教小家伙治国之道呢,治国之道那自然要解释清楚,他不解释清楚小家伙以后就可能变成昏君。
他耐心的解释道:“这考察分很多种,比如,让都察院去考察,让吏部去考察,让密卫去考察等等。
这些都是让别人去考察,我们自己其实也可以考察,比如,平时多留心,感觉可以的就招来问问。
你这次估计就没留心,贪官污吏和浙党里面其实老牌士族出身的并不多,诸如孙鑨、陆光祖等老牌士族出身的官员那都是一察觉不对劲就退出官场了。
这就证明了有些传承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士族是很看重家族传承的,如果有牵连整个家族的危险乃至会丢了家族的脸面,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隐退。
他们很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所以,他们是不大可能和贪官污吏乃至乱臣贼子同流合污的,这种官员还是可以用一用的。”
还有,你也没有注意,王象晋和毕懋康都是士族出身,他们都还不错。
毕懋康家里这会儿好像也就个兄长毕懋良考上进士了,而且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提拔为六部侍郎都不合适。
那么,我们就可以先考虑考察王象晋家里出的进士了。
他家里可是一堆的进士,而且,这次清查贪官污吏也没查出一个是他家的,这就证明他家里出的进士还是不错的,起码贪念不重。
至于具体如何,那就得招来问问看了。”
说罢,他便朗声道:“传兵部郎中王象乾。”
他这是要把人招过来示范一下怎么考察。
王象乾是隆庆五年进士,历官二十余年升至兵部郎中那算是中规中矩的,不是太慢也不是太快,能力肯定是有的,资历那也足够了。
至于能不能提拔重用,那就要考察一番才知道了。
王象乾可不知道自己有可能要被提拔重用了。
他的印象中当今天子好像很少召见六部尚书以下的官员,别说郎中了,侍郎都很少召见。
万历突然间召见他,着实搞得他有点莫名其妙。
他急匆匆赶到御书房一看,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万岁爷,参见三皇子殿下。”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细细打量起来。
这家伙长相倒算是可以,浓眉大眼,脸型方正,胡须饱满,一看就不像是个大奸大恶之人。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子廓,你是子进的大哥吧”
这话什么意思
子进出事了!
王象乾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担忧之色,他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微臣正是子进的兄长。”
嗯,注重亲情,起码不是冷血无情之人。
万历又问道:“子进擅长种植瓜果蔬菜,你可有什么擅长的”
这个怎么说呢
我倒是读了不少兵书,但是,万岁爷好像不喜用文官统兵,这个特长不说也罢。
王象乾想了想,随即小心道:“微臣惭愧,微臣也就是会种地而已,对于农活上的专长微臣比不得子进。”
你也会种地啊
两兄弟都都是进士,却都会种地种菜,这应该不是偶然。
万历颇有些好奇道:“你家里那么多兄弟,你家的地不会都是你们自己种的吧”
这个说出来可能没几个人信。
不过,他也不能因此欺君。
王象乾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道:“是的,万岁爷,微臣祖父那一辈还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贫农。
而且,家祖和家父的俸禄不是用在治理地方了就是用在养我们这些孩子了,也留不下多少钱买地。
现今我们一大家子也就三十多亩地而已,自家人种都有点不够吃的,实在请不起人来种。
所以,我们家的地都是自己种的,我们叔伯兄弟但凡没有出仕的,那都得在家种地,包括家父也一样。”
啊
你这是装清廉还是真的如此
万历闻言,那都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愣了一下,这才继续问道:“你们家出的进士十个都不止了吧,现在你们家才三十多亩地!
这三十多亩地最多也就七八百两吧,十个进士哪怕全是七品一个月俸禄加起来也有七十五石啊,一年那就是九百石。
如果按京城的粮价,你们一年的俸禄就能买四五十亩地啊,你们家现在才三十多亩地”
您不能光看俸禄啊。
王象乾又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万岁爷,这个主要是因为微臣家里人太多了。
家父那一辈那就是兄弟八个,微臣这一辈也是兄弟八个,再加上妻儿老小那就是三四十口人。
微臣家里开销本就大,一个月最少得四五十两,这还是因为我们自己种了不少粮食和菜,要不然,一个月五六十两估计都不够。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家祖遗训,为官一任需得造福一方,要不然就不配做官。
微臣的叔伯兄弟那都不敢有违,为了造福地方,他们的俸禄那都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够家人勉强温饱而已,根本没有余钱啊。”
真的假的!
万历满脸郑重道:“你们家真的没有余财吗”
唉,这年头这话说出来真没人信。
万岁爷这口气,明显就有点不信。
怎么办呢
话都说这份上了,他必须解释清楚才行。
他不能让万岁爷觉得他在欺君啊。
王象乾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咬牙道:“万岁爷,微臣斗胆,有一事您可能不曾听闻。
家祖是因公殉职,按律那是有抚恤的,但当时严家父子当国,贪墨了所有官员抚恤,家祖的抚恤那也一直未曾发给家父几兄弟。
原本这种向朝廷讨要钱财之事家父兄弟几个都不耻为之。
奈何,因家祖猝然离世,家父兄弟几个那时又未曾金榜题名,还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俸禄。
当时微臣家里实在有点难以为继,家父兄弟几个无奈,只能厚着脸皮进京讨要。
结果,严世蕃竟然让家父兄弟几个行贿五百两,才肯将家祖的抚恤发下来。
家父兄弟几个实在凑不出这钱来,只能无奈回家苦熬。
微臣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们吃得都是蔬菜稀饭,没一点荤腥,根本就吃不饱,微臣经常饿得头昏眼。
我们一大家子人那都是熬到家父和长兄相继金榜题名才勉强吃上饱饭的。”
这年头做清官这么惨!
万历闻言,那都不由得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