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听这个“好消息”,众人都面露喜悦,但只要稍加思索,便能察觉到这件事的诡异之处。
瓦剌连皇帝都包围了,为什么还要主动退让?
与众人不同,王振已经欣喜若狂,甚至连周围人的意见都不打算询问,便直奔朱祁镇的营帐,对着朱祁镇说了半天的好话。
许久之后,朱祁镇才终于从独属于皇帝的营帐中走了出来。
在营地中戍守的士兵们看向这个自从进入土木堡之后就一直在营帐内不愿意出来的皇帝,努力压抑着各自的愤懑。
他们是士兵,皇帝是首领,把他们带入到这样的一个濒死的境地,皇帝却不愿面对,也不愿承担责任……
朱祁镇无暇在意其他人的目光,只是问道:“这件事是真是假?”
王振立刻让人将瓦剌的使者领到朱祁镇面前,将刚才的话复述一遍。
朱祁镇犹豫片刻,还是道:“既然如此,现在撤兵以示诚意,这不算为难他。”
瓦剌的使者也不犹豫,只是指着不远处道:“陛下请看,我们的人已经开始撤退了。”
惊疑不定的众人面面相觑,打发人去询问望风驻守的士兵,不一会儿便有人回来禀报,说是瓦剌军队已经开始撤离。
一旁的王振连声道:“瓦剌敬重陛下,瓦剌封贡时,必然重赏瓦剌使团。”
瓦剌使者也面露尊敬,道:“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屡次对瓦剌开放互市,只是这次封贡确实大不如前,只要陛下愿意和瓦剌修好,瓦剌绝不会越线。不瞒陛下,太师听闻陛下年幼登基,早已经仰慕陛下多年。”
朱祁镇按捺着惊喜,道:“不过是封贡互市这样的小事,朕怎么会吝啬?”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让营地的士兵们尽快补水,否则若是引发营啸,他的脸就真的丢尽了。
王振也立刻接应:“正是,定然是手下的人将事情办坏了!待到皇爷班师回朝,一定严惩这些办事不力的官员!”
如果不是因为几日没有吃东西,石璟怕是早就要吐了出来。
一个人、一群人,竟然可以愚蠢到这个地步……
没有丝毫犹豫,待到朱祁镇等人又与瓦剌再三确认撤兵和谈结束之后,石璟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帐,吩咐跟了自己一路的士兵,之后不要急于补水,当务之急是返回怀来等地,将瓦剌的兵力兵种等情况总结告知,通知京城早做准备。
皇帝是靠不住了,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赶回京城的长公主和监国的郕王知道如今的真实情况才是最要紧的。
八月十五日,了望的士兵确认瓦剌撤退,明军总算能够移营就水,已经忍耐饥渴许久的士兵们没有丝毫犹豫,顾不上任何纪律,纷纷狂奔至河边。这次,原本严肃军纪还能勉强控制士兵的军官们再也无法阻拦这些士兵,不如说他们也干渴许久,无法自制。
“水!终于能喝水了!”
“有水了!有水了!”
“喝完水就能回家团圆了!”
一百人狂奔、一千人狂奔尚可,万人的军队一拥而上,哪里还有什么纪律?别说是军官,就是皇帝来了也不好使。
而这个混乱的场面就是最好的时机。
一直在远处观察明军的瓦剌骑兵立刻杀出,如同收割麦子一般,手起刀落便夺下明军士兵的性命。
霎时间,鲜血横飞,惨叫连连,许多人连水都未曾喝到,就这样变成了瓦剌的刀下亡魂。
只有一小股人没有丝毫停留,骑马涉水,甚至弃马逃跑。
这一小股人影响不了大局,是以瓦剌只追杀了几个,眼看着追不上了,便抬手放过。
比起这些小兵,军队里可有更值钱的人!
在一片哀嚎中,骑着快马的瓦剌人一边挥刀、一边大声喊道:“解甲投刀者不杀!解甲投刀者不杀!”。
不投降是死,投降还有机会活……
许多人立刻开始解开身上的盔甲,便是皇帝身边的护卫也不例外。
王振早就被这个局面吓得说不出话来,他怎么也没想到瓦剌竟然胆大包天到诈和,一时间不知所措。
随着杀声越来越近,王振终于回过神,立刻转过身道:“皇爷!咱们快跑!”
旁边护卫皇帝的亲卫们终于再也按捺不住,毫不顾忌皇帝就在一旁,立刻扑到王振面前,将他打倒在地。
如今的局势,他们无论如何都逃不了,既然如此,他们决不能放过这个罪魁祸首!
杀不了皇帝,难道还杀不了这个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