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承闯入一处营帐之中,四处搜罗了一番,找到一袋生米,刘明承随手抓了一把便塞入口中,咔呲咔呲嚼得满嘴米沫,周围几个跟他一起冲进来的吴军兵卒见他找到袋米,竟丝毫不顾官位高低,红着眼睛凑了上来,刘明承塞了两口,把那袋生米扔在地上,他们便自相争夺、拳脚相加起来。
刘明承却没闲心去管他们的争斗,他此番四下搜索,并不是为了这么一口吃的,而是为了找些治疗寒冻伤口的药材。
吴军入山西之后,自西北前来增援的清军西北军团也紧跟着冲入山西围追堵截,山西多山,吴军之中不少出身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自小长在山林之中的兵将,正好利用山西的山地与清军周旋,忽进忽退,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之中扯开一道口子,然后突然冲出太行山区,重回河南境内,将清军的追兵远远甩在身后。
但吴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太行山险峻,吴军围绕太行山机动,自然不可能走大路,走的都是崎岖险恶、难如登天的山道兽道,行军之时时常有兵将跌落山崖摔死,还因此抛下大量辎重火炮、骡马粮车。
而太行山区的百姓又极为穷困:“山内村庄甚少,人多穴洞而居,洞内中堂宽敞,旁开三面小门为房,有四五间房相联排者,无不穿洞为户,咸透天光。山中少米,唯产豆麦包谷南瓜等类皆可充饥。”
吴军数万人马在太行山中极难得到补给,许多时候需要摘野果、猎野获才能得一餐之食,冲出太行山重回河南之时便成了一支饿疯了的军队。
吴军冲出太行山后兵临武安,武安县毫无防备,官兵皆惧,从知县到小兵跑了个干净,城内士绅知道武安县守不住,便干脆献城,吴国贵和高得捷对于这座乖乖投降的城池自然是想要好好保全当作榜样的,便发令让全军约束军纪,不得擅取一物,违者立斩。
但饿疯了的吴军将士却已经等不及上面的将军去和城内官绅协商助饷缴粮之事,自发地便开始洗掠全城,洗劫很快又演变成屠杀,以至于“城内搜杀三日,男妇老幼尸身枕籍,临行又纵火焚烧”,吴国贵和高得捷眼见军纪大乱,心知不好,但更担心强行约束引起军中哗变,那道军令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果不其然,待吴军从武安县继续北伐之时,沿路城镇得知武安县乖乖投降都被吴军屠城,自然是奋力抵抗,而吴军大量的中重型火炮被抛弃在太行山区,身后清军西北军团的追兵又紧随而至,没法进行长期攻城,遇到守军坚决的抵抗便只能绕路而走,自顺德府一路往北,吴军只在村寨之中有少许缴获,根本不足以满足数万大军的需求。
好在进入真定府之后,情况似乎有了些好转,清军于临城、唐山等地,沿泜水布置了一道防线,但守卫这道防线的清军却不堪一击,吴军的前锋刚刚抵达,在泜水南岸用火铳轰打,铳弹根本就打不过江去,大多落进了江中心,而对岸的清军却被这一轮铳直接吓崩,从兵到将比赛似的逃了个干净,让吴军一兵未损便越过了这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