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恭的话,成功的说服了燕扶摇和马凌,都接受了这个观点。
翌日,大军修整一日,打扫战场。
第三天,大军开拔南下,过了零陵城,向着西南方向,兵分两路。
燕军又分为了东部军和西部军,东部军依然由沈长恭和马凌率领,西部军主帅还是关寿长,分别向三关和龙虎关进发。
大军行进,燕扶摇坐在龙辇上,独自已经很大的他,行动不便,身边一直跟着太医和宫女伺候着。
到了中午的时候,沈长恭又去看自己的宝贝儿子了。
儿子已经两个多月了,完全长开了,在他的怀里嘿嘿的笑着。
沈长恭举着他,往天上一扔,又接住他,把小家伙高兴的手舞足蹈。
这样子可把鱼紫菱和嬷嬷们吓坏了,连声呵斥他,哪能这么玩小孩子。
说着话,她们便要将小孩子从沈长恭怀里抢走。
沈长恭哈哈一笑,抱着儿子出了门,翻身上马,带着护卫队和屠雀翎,便向着临时驻扎地跑去。
“本王带儿子出去兜兜风,你们不用跟来!”
喝退了鱼紫菱和嬷嬷们,沈长恭左手抱着儿子,右手拉着缰绳,一路向东而去。
在江南水乡的田间小路上,信马由缰,感受着周围新鲜的空气,闻着成熟的稻香让人心旷神怡。
路边的稻子,看着并不饱满,稀稀拉拉的,产量应该不算太高,毕竟受限于时代背景。
但此时看着那金灿灿的稻谷,看着正在弯腰割稻的农民,沈长恭的心里也是没由来的满足,这都是丰收的喜悦。
继续往东走,走了十几里后,小世子也是更加开心了,不停的咯咯直笑。
“冲谁笑呢,这么爱笑,咋这么讨人喜欢呢?”
沈长恭忍不住捏了捏宝贝儿子的脸蛋一下。
忽然,他身边的屠雀翎,指着不远处说道,
“王爷,那边的稻子,怎么感觉好像不太一样啊?”
“不一样?”
沈长恭拿出望远镜看去,果然发现了端倪。
只见东边大片水田里面的稻子,密密麻麻,每一株稻谷都沉甸甸的,结满了稻穗。
跟西边的这些稻子一比,东边的稻子就像是肥头大耳的胖子,西边的就像是快要饿死的干尸。
“有意思,走,过去看看。”
他带着侍卫,快马向前而去,不多时,便来到了这一片东边的这一片稻田边上。
田地里正在割稻的农民,见到穿铠甲拿兵器的人来了,吓唬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
“这是谁家的田地?”
沈长恭抱着孩子,对那些农民喊道。
“军爷,这些都是袁老爷子的田。”
“你去把他叫来,本王有赏!”
“是!是!”
一个农民连忙放下镰刀,顺着田埂向着远处跑去。
沈长恭把孩子给屠雀翎,自己蹲下来,细细的看着那些稻谷,喃喃道,
“怎么这么像杂交水稻啊。”
“什么水稻?”
屠雀翎也蹲下身,好奇问道。
“你不懂,这种水稻,产量非常高,若是能在整个南方普及开来,全国的人都能吃饱肚子了,到时候,国泰民安,谁还去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