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请息怒,我来这里,只是想求太子不要出岭南,不要上洋人的当,求你了。”
“这是国家大事,你算什么?是你能议论的吗?”
“太子只要在岭南积蓄力量,就永远是洋人的心头之患,而大汉也有着无限的希望。岭南这地方虽然不好,但我们只要潜心发展,早晚有一天会攻回长安,夺回我们的地方。可太子一旦出了岭南,那就全完了,洋人不会给太子什么晋阳城,你们的所有条件他们都不会答应,他们只会将太子软禁,然后攻打没有了太子殿下的汉人,等到把一盘散沙的汉人收拾得差不多了,他们会找个机会让太子死去。”
刘安一番话苦口婆心,他说得很认真,听得刘卿芸直点头,她知道,如果不是自己求着刘安来,他决对不会来跟太子哥哥说这些话,所以她看着太子说道:“太子哥哥,你就听刘安一次吧,求你不要出岭南。”
“出岭南的事已经定了,我不会在这里耗下去,我要在晋阳城积蓄力量,反正都是积蓄力量,我为什么要在岭南这样的鬼地方?还有你刘安,你算什么?你这是在教训我?”
“当年,有个国家叫南唐,李煜是南唐第三任国君,南唐面临一个大叫大宋国的威胁,李煜惧怕大宋国,在他登基之时就一直对大宋纳贡,而大宋也并没有攻打南唐。
为什么不攻打南唐?是因为大宋的江山还没有稳定,而南唐对大宋也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后来,大宋稳固后,大宋皇帝命李煜去大宋的都城,他声称自己生病了,不去。大宋皇帝大怒之下派兵攻打,李煜害怕投降,到大宋的都城后,被大宋皇帝封为违命侯。
后来,大宋的江山更加稳固,大宋皇帝就给了李煜一杯酒,他喝后全身抽搐而死。”
刘安突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太子当然没有听说过什么李煜,也没有听说过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大宋朝,所以他当是刘安编的故事。
“你说这样个故事是想表达什么?你也说了,先前故事中,大宋皇帝是请这个李煜去大宋的都城的,他不去才攻打他。这跟我们现在的情况何其相似?洋人想议和,我们如果不同意,本王如果不出岭南,那洋人肯定会攻打岭南……”
“太子殿下这不对,莫非太子殿下以为,李煜按照大宋皇帝的命令去大宋的都城,那他就不会死了?”
太子也不是个傻子,一个帝王,怎么能容忍自己的身边有另外一个帝王存在?哪怕这个人是曾经的帝王也不成。可是,太子一梗脖子喊道:“是的,我就是认为,如果让他去大宋都城他就去的话,那就不会有以后的悲剧。”
刘安深深的叹了口气,有句话在心里,他实在无法说出来,那就是如果太子真的这样以为,那这个太子根本不配当太子,更不配当大汉的皇帝。如果太子是装出来这样认为,他同样不配为太子,也不配为大汉的皇帝,不管怎么说,这个太子都不配称之为太子。
“太子哥哥,你醒过来吧,求你了,就听我们一次吧。”
刘卿芸伤心的哀求。
“住嘴,你给我闭嘴!”太子怒斥她,“你懂得什么?难道这满朝的大臣们,竟然还不如你们有见识?真是可笑。”
“可是,张月大人就反对啊,他一反对,现在他死了,这满朝大臣,除了同意,还能怎么样?”
太子怒了:“住嘴,闭嘴。你这是在说本王是个滥杀大臣的太子了?是不是这样?是不是这样?”
他这样大吼刘卿芸,刘卿芸不敢跟他顶嘴,可刘安张嘴就说道:“是!难道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张月大人怎么会死去?已经发生的事实,你难道不承认?还是让我们昧着良心说没有看见?”
“你……”
太子太愤怒了,刘安盯着他的眼睛说道:“太子殿下,你现在肯定是想着怎么让我死。让我来告诉你,太子最好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你杀不了我,而太子只所以还站着在这里,不是因为你是太子,而是因为你是刘卿芸的亲哥哥。我不知道太子你相信不相信,我敢杀这世间任何一个人,只要我觉得他该杀。我的话说完了,再不会劝太子一句,想出岭南就出,咱们就看以后了,看以后谁后悔。另外我还告诉你,我们不走,公主也不走,我们就在岭南待着。”
刘安说完,带着三只眼和刘卿芸就向外走,太子全身颤抖,接着大吼。